收藏赏泉-原大中华大收藏网

赏泉(原大中华大收藏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一键登录:

查看: 1754|回复: 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触摸历史的印记——余榴梁先生访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3-7 17:48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注册后登录更精彩!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第四届世界华人收藏家大会文献之二(摘录)


触摸历史的印记
一一余榴梁先生访谈



余榴梁,生于1942 年6 月,浙江乌镇人。他曾在上海江南造船厂技校担任铸造专业课教师,后
跟随上海博物馆钱币学专家马定祥学习走上了钱币收藏的道路。现收有中外古钱五万多种,并出
版有相关著作二十余本,在乌镇开设有余榴梁钱币馆。



采访日期: 2014 年3 月4 日
采访地点:上海余榴梁寓所
采访者:陈诗悦(以下简称"采访者" )
被采访者:余榴梁(以下简称"余" )




中国花钱大典》正在面向海内外征图


关于《中国花钱大典》征图对照片约定说明
http://bbs.56785678.net/forum.ph ... 15447&fromuid=1
(出处: 大中华收藏网)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加爱心加爱心 减爱心减爱心 微信分享
大收藏网欢迎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5-3-7 17:50 | 只看该作者
采访者:余老师您好,我知道您最初并不是为了收藏而收藏,能讲讲您是怎么走上钱币收藏
之路的吗?


余:我最初收藏钱币只是作为教具。1958 年我从上海江南造船厂技校毕业,留校担任铸造专
业课的教师。为了更好地给同学讲解历代钱币的制造方式而开始收钱币,用实物进行教学。"文革"
的时候宣传把"封资修"都扫地出门,但是我觉得上课和那一套没有关系,于是别人扫地出门的
我就扫进门。当时的钱币很便宜,论斤称,我就收了很多,主要都是为了教育目的。
1982 年, {新民晚报》复刊,当时晚报有位记者听说我收藏钱币就前来采访。报道刊登以后
被上海博物馆的钱币学专家马定样老师看到,他找到我说现在钱币学的研究后继无人,希望我得
空的时候可以带着自己的藏品去他那里交流切磋一下。自此,在马老的指导下,我的收藏从教学
之余的爱好逐步走向正轨。



采访者:您和马老师之间的交流是怎样的?

余:马老一生就爱好钱币。当时他问我还有没有别的收藏钱币的朋友,我就介绍了一些人,
大家一起聚到他家里。后来我们形成习惯每周两天,下班后6 点到10 点在马老的家中,他会拿出
他收藏的钱币和拓片,一边讲解,一边让我们整理,然后让大家分工编书。在上世纪90 年代,我
们可说是最早一批出版与钱币收藏相关书籍的人了。师兄弟8 人,有的负责编机制币,有的编新

疆红钱,而我负责编写中国花钱。我们编书的方式是用钱币讲故事,后来成为很好的学生课外辅
导读物和普及读物,出版量很大。



大收藏网欢迎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5-3-7 17:52 | 只看该作者
采访者:什么样的钱币会吸引您的关注?

余:一些贫穷的小国的钱币,比如现在朝鲜和越南很像过去的中国,因为不富裕,许多钱就
往外流。上海市场上朝鲜币和越南币相当多见并且便宜,这些钱就是我所关注的。另一方面就是
战争冲突频繁地区的钱币,比如在丝绸之路一带,这几年国家间争端不断颇不太平,那里国家的
优质钱币也都陆续地往国内流。曾经最早的中国丝绸之路上的钱,只能在大英博物馆看得到,但
是现在中国本土数目也很多。一方面,整个国家的贫富稳定状况能影响到收藏的氛围,另一方面,
同全体国民的收藏心态和保值心理也有千丝万缕的关系,这对我来说是有意思的课题。




采访者:我注意到和别的收藏家只注重藏品的精贵不同,您的收藏范围十分广博,这也是出
于教学的目的吗?


余:教育需要当然是一个方面。我的收藏其实注重两点,一是冷门有趣,二是面广求全。
冷门有趣,就是说别人可能不怎么关注但是有其独特意趣的。比如我收有一张中国机制钱的
鼻祖,上面有一位叫罗丰禄的晚清官员的头像。当时光绪帝见外国科学技术发达,很感兴趣,决
议改革,改革的内容之一便是货币,于是便由张之洞派这位罗丰禄大使出使英国,学习先进的造
币技术。大使来到英国伯明翰造币厂参观,当天临走时,造币厂就赠予他一枚当天铸造以他头像
为图案的钱币。自此开始, 1887 年张之洞决定向伯明翰造币厂定购了全套造币设备,在广州建立
了中国第一个省办造币厂,这枚银币也可算是中国近代机制币开端的一个见证。这样的故事就让
我对这张钱币产生了很大的兴趣。冷门的东西终究会热门的,这是永恒的定律。
面广求全是从数量来说。我现在收藏的各类纸币、机制币、花钱、古钱等等总数有五万种,
而且这五万种全都不重样。中国的钱讲究朝代的历史脉络,某一皇帝的钱币,别人收一个我要收
一套。而国外的290 多个国家和地区,我几乎一个也不少。我收的东西广,东边不亮西边亮。有
些藏家专门收一套东西,总有一个两个很难遇到,可是我面铺得开,过了这几十年,倒也齐了很多。
我自己用个照相机,给每一个钱都拍照整理。还请塑料厂做了专门的盒子,一格一格,再分门别类,
以国家、图案、年代等等排列好。纸币也是这样,现在已经放满了一整面墙了。
我认为全才是真正的收藏,量变最终是会引起质变。钱币的收藏要立体不能平面,别人没有
的我有,别人有的我品相好,别人品相好的我收集全面,你会发现,如果一条线上收集全面了就
可以研究很多问题。


大收藏网欢迎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15-3-7 17:53 | 只看该作者
采访者:您现在有哪些钱是成套的?

余:凡是有名头的,历朝历代中发行品种最多、时间最长的钱我基本都收集全了。我很注重
品种,比如汉代五妹,两汉400 年间基本不变,这在其他历史时段是很少见的,在通货膨胀严重

的现代社会更是不可能的。钱币的规律是发行的时候大,其后会越来越小,这就是劣币驱动良币。
但是五妹钱从两汉到六朝甚至隋代,大小都没有多大变化,不过版式有所不同,同样是五妹,有
的版式是稀罕品种,这就说明普通品中也可以找到珍品,这种历史就很有趣。有很多人也许觉得
没有价值,就不玩了。




采访者:提到研究,您的收藏似乎和研究是不可分割的,您如何看待两者之间的关系?

余:在我看来如果只是收藏那无异于仓库保管员。从民国至今,研究货币史的专家熟知历史
脉络,但却不能辨别真伪,而收藏钱币的人则只关注价格涨跌,不懂背景知识,理论和市场呈现
严重的脱节状况。我有历朝历代的各类钱币,如果好好研究,上升到理论阶段,就是一部中国货
币史。
有许多钱币过去只在收藏界流通,但是大家对它的基本情况甚至哪个朝代都弄不明白。当然
客观的原因可能是诸如南北朝、五代十国这些历史阶段战争十分频繁,一些小国几个月就被攻破,
所以他们造的钱没有留下什么明确的线索和脉络,也很难为后人所知,到现在都存在许多争议。
我在收藏钱币的时候,就会根据实物的造型特点,结合文献做对比,自己看的钱多了就会熟悉每
个时代的钱币特征,再根据大的方向去找资料。
我举个例子。清代到民国期间北方出土了一批"助国元宝",因为出土量少并且只分布在内
蒙古地区,很多人就判定这个钱是辽国铸造的。可是辽国的钱币我很熟悉,当时就觉得这批钱没
有辽币的特征,在比对了文献又经过详细考证过后,我认定这是五代后晋时期石敬瑭所铸的钱。
后晋是个只存在了12 年的小国,在大战之中老百姓生活很困苦,统治者石敬瑭就造了一批钱流通
想缓和一下经济上的压力。后来后晋被契丹人所灭,这些币也就流传到了辽国。
讲这个例子是想说,从收藏转到研究收获很大,许多东西通过研究可以了解其价值。不过当然,
理论可以指导实践,实践也可以补充理论,是相辅相成的。



大收藏网欢迎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5-3-7 17:55 | 只看该作者
采访者:您觉得收藏钱币的意义在哪里?

余:我其实看得很长远。和其他门类的藏品相比,钱币对于历史的记录价值是非凡的。但凡
大事,在钱币上都有很清楚的表现。比如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侵犯各国,它留在各地的钱币
就是最好的证据。那一个时期在中国,既有日本政府发行的纸币,伪满洲国也有自己的钱币。在
内蒙古有蒙江银行,汪伪政府有联合准备银行,这些钱币将中国那段屈辱的历史都串联起来,是
最好的实物证明,对于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也很有意义。这些与战争有关的钱币我都会有意识地
去收藏。
不仅在战争方面,对于经济史,钱币也是极佳的佐证。民国时期当局腐败,很多有名的百货
公司往往会自己印钱来保证流通,比如老上海知名的四大百货公司,包括大新公司、永安百货等等,
都有自己发行的代用币,有些只是穿孔的小木片。这些钱从来没有出现在钱币史的课本上,但是
最真实地记录了那段历史。所以我说理论和实践是相辅相成,就是这个道理。




采访者:您觉得现在钱币收藏中存在哪些问题?

余:现在有一种现象,有些人喜欢动辄几百万地买一件孤品,但是几百万的东西往往膺品
居多,仔细分析一下,可能还不是钱币。我举个不恰当的例子,好比怀胎十月却胎死腹中的孩子,
到底能不能算是孩子呢?这个问题落到钱币上,就是历史上有很多钱原本是计划要造的,但是由
于种种原因最后并未生产发行,所以数量十分稀少。不生产的原因多种多样,也许是政治的,也
许是经济的,也许样版出来后遭到百姓的反对,这种情况很多。这种钱因为少所以被人认为物以
稀为贵,但我并不认可。严格来说,这种没有经过发行的钱怎么能算是钱呢?



大收藏网欢迎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5-3-7 17:59 | 只看该作者
采访者:在收藏的过程中您有无碰到过膺品呢?

余:有,很早,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时候。那时我下班后会去市场上转转,买些东西,但当
时经验不足就会买到一些假的。后来经验丰富了就逐渐少了。
但是随着科技进步,造假技术也越来越精进。以银币为例吧。最早90 年代初,虽然是用真
的银子造的,外形很相似,但是银币上的字距、边形都还是和真币有区别。到了2000 年初期,开
始流行制造大批量的礼品。最近几年,造假者将字距尺寸的问题也解决了,除非化验,否则肉眼
根本很难辨别出真伪。可是如果化验,就势必要取样破坏原有的钱币,并且测定的金额很高,这
又是很多藏家不愿意付出的代价。
现在造假者有三点很强:第一是设备很强,有的设备甚至超过造币厂,全部是进口的现代化
机器;第二就是顾问很强,往往会高价聘请有经验的人来看,经由他们的判定那么这件东西基本
没有问题;第三就是他们高价到拍卖行里卖真的东西,用以造假。这些真的钱币在利用完后还可
以流回拍卖市场,基本没有损失。造假者有三强,但我们没有应对之策,将来就会很苦。
和造假者买真币一样的道理,后来我也开始专门收假,收假币是为了研究真币的特性,了解
真币。



采访者:很多藏家都对自己的藏品秘而不宣,而您似乎非常乐意和大众交流收藏心得,这是
为什么呢?

余:中国有句话叫"国富民强摘收藏",从前穷的时候,文物都往外流,管也管不住。现在
都流回来了,价格相差上百倍。所以说收藏是一种保值的手段。
我觉得收藏就应该是大众玩、一起分享的东西。钱币的受众面很大,是最容易入门的一个门类,
但是很多人并不是专家,存了保值的心却往往被套住,因为他不了解旧的规律,也不知道新的动态。
我就希望给大家做一些普及的工作,教别人如何识别。
一是用写书的方式。之前也提到,在跟着上博马定祥老师学习的时候,他鼓励我把收藏的心
得写下来和大家交流,将货币史和钱币学结合起来,就有了我1994 年出版的第一本书《中国花钱》。
这本书后来在成都举办的第六届全国书展里从几万本图书中获得了"社科类十佳"的称号,一下
子激起了我的劲道,自此就一直一边收藏一边研究一边出书,到今天大概有二十多本了。我的书
里面大都用自己的藏品,自己拍摄的图片,也做一些比对,方便读者辨认。
第二就是我参加的钱币学会每月会组织一次对外开放的鉴定活动,全国各地的人都可以拿着
他的藏品来交由我们鉴定。我还在大中华收藏网上做顾问,也在东方广播电台分享自己的收藏经验
和心得,每星期15 分钟,已经六年了。
第三就是在我的家乡乌镇,政府投资建造了一个钱币馆,以我的名字命名专门陈列展示我的
钱币收藏。展出的面积虽然不大,但因为我的藏品丰富,经常能够组织起很有特色的专题展,比
如奥运会的时候我就展出各个时期奥运会的钱币;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纪念年的时候我就展出各个
解放区的钱币,到今天为止已经有八批了。到老了反而越来越忙了,但就是喜欢这个。



大收藏网欢迎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5-3-7 18:01 | 只看该作者
采访者:您的收藏和投资之间是怎样的关系?

余:我是把收藏和投资分开的。虽说我觉得投资有很大部分是炒作,但是我的收藏也需要金
钱去支持,所以我就投资现代币来养我的收藏。
现代币最讲究发行量,而且要在别人还没有进入的时候入手,别人入手了就收于。比如
1982 、1984 、1986 年的硬币,当时面值1.88 元的一套硬币卖6 元,有人觉得很贵,但是我做了一
点研究发现它们的发行量只有五万套。五万套在流通币来说是很低的发行量,只能算是零头,于
是我就跑遍所有的店去换,有一套买一套,现在早已经涨到了1.6 万。所以归根结底,不论是收
藏的古币还是技资的现代币,收藏和研究都是一体的。当然现代币自己留一套当作纪念就可以了。
其实说来市场也很不平衡, 20 元的奥运纪念钞,一出现就被炒作到了600 ,而明代的大明
宝钞,现在仅存的不到千张,也不过6 万,两者从价值土来说根本不能比较,但是市场如此没有办法,
我只能以藏养藏。


采访者:收藏家大会到今已经是第四届,这一届的主题是"收藏家的社会责任和素养",您
是如何解读这个主题的?

余:说得通俗一点就是打假。我认为每一行的专家都不应该为了蝇头小利参与到造假的队伍
里去。现在许多造假的地下组织中都会让有经验的人来进行把关鉴定,这就很让人痛心,竟然是
专家在做这些。一方面是国家没有管,但也没有办法管,做行政的人自己不懂,有些往往抓进去
了又放了出来。
但关于打假还有更进一步的问题,王刚的节目致力于打假,但是他的假有些是后仿,就遭到
很多人反对。因为后仿的东西也是有其历史意义和收藏价值的,比如说光绪朝仿乾隆时的资器品
种,打了乾隆的款,严格来说应该是假货,但事实上也是好东西。这就牵扯到对真假的辩证认识了,
在钱币上也有这样的问题。有很多民国仿制前代的"老冲头",从前业内是完全反对的,但是现在
也慢慢趋向认同。我觉得钱币还是要一分为二,一些不流通的但是具有纪念性质的钱,比如明清
都有铸造的花钱,就不能说是假的,而原本就是明代的钱币,清代再造那就是假的了。
世界华人收藏家大会的宗旨是提倡文人收藏,文人收藏就是理性收藏。收藏里面有很多学问,
要懂,要玩得有意义,钱币还只是一个小小的缩影。



大收藏网欢迎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5-3-7 22:47 | 只看该作者
大收藏网欢迎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5-3-17 14:55 | 只看该作者
大收藏网欢迎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5-4-2 21:27 | 只看该作者
大收藏网欢迎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申请友链|Archiver|手机版|赏泉(原大中华大收藏网) ( 沪ICP备05041228号-3  

GMT+8, 2024-11-28 01:22 , Processed in 0.055447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