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宸 十五言
不知从何时开始,电视上的清宫戏越来越多,服装也越来越华丽,但是这些衣服真的有那么讲究吗? 今天,我们请到一个嗷的一声昏古气的满族老师,给大家普及下知识。
要说清朝这个穿衣,最讲究的大概就要数官员的穿法了。衣服体现了官员的等级,你要是把上司的衣服拿来套自己身上,这可是犯了大忌。还有其它一些地方,类似于夏天穿个棉袄,冬天穿个短裤,看着也是怪别扭。
咳咳,但是你们现在看到那些清宫剧,有不少都是在乱掰呐。特别是帽子一事儿……
清代政治体制规定,朝廷中有正式职位的官员要穿着补服,全套的补服由帽、外衣、朝珠、朝靴等组成,官员的品秩差别主要看冠服顶子、蟒袍以及补服的纹饰。蟒袍本就不是常穿常见、接地气儿的物件儿,补服密密麻麻的线脚在荧屏上看不清也就算了,唯独明晃晃顶在头上的帽子比较显而易见,也就是常说的“顶戴花翎”,于是我们先说说这帽子的问题好了。
统而言之,时下清宫剧里常见的帽子问题有以下三点:
一、时间错误
时间错误又可以分为季节性错误和时代性错误两个类型。无论是什么时代,人对季节的更替和温度的变化都是有反应的,这属于最基本的生理反应。清代的帽子根据季节的不同分为凉帽(boro) 和暖帽(mahala) 两大类。
凉帽为圆锥形,下檐外敞呈喇叭形,多用德勒苏草、藤、篾、竹等制成,外裹浅色绫罗,上缀红缨顶珠。
暖帽为圆形,有一圈向上翻折的檐边,黑色的帽子上同样有红色绒线所制成的帽纬和顶珠,多用皮毛、呢、缎、布等材料制成,随温度变化更换取用,暖帽中较薄的暖帽也叫“台冠”,多在刚换帽、尚未很冷之时穿戴。
依次:暖帽 台冠 凉帽
每年换帽的时节虽没有固定日期,但却有大概的范围(北洋水师特例,全年均带暖帽),清人富察敦崇在《燕京岁时季·换季》中记载:“每至三月,换戴凉帽,八月换戴暖帽,届时由礼部奏请。大约在二十日前后者居多。”不过不管哪天下旨换帽,总归是皇上换了百官就要上行下效的,即便是哪位怕冷或怕热,也只能私下里多备点儿姜汤蒲扇,总不至于出现如下的情形就是了。
清代帽冠的时代性主要是说不同时期帽子的式样变化,以及某些特定时间出现的帽子款式。前者如果细究起来未免不近人情,但后者里最典型的就是瓜皮帽的泛滥。
这是影视剧里从顺治到乾隆的形象,从马甲到旗袍再到马褂都配着顶瓜皮帽,这种装束也俨然成为人们对清代男子服饰“标配”的认识,但如果不对这种装束加以时间上的限定,就谬出千里之外了,因为据目前掌握的资料来看,瓜皮帽应该是在清代晚期同光年间才出现在人物绘画中的。
六帝便装图集
上面是康熙皇帝、雍正皇帝(应为还是皇子时候)、乾隆皇帝、道光皇帝的便服图,都是凉帽或暖帽配常服,同治皇帝和光绪皇帝的两张便服图才出现瓜皮帽的身影。除了皇帝,再来几张宗室和臣工的画像。
截取自《康熙南巡图》,请注意人物带的都是带红缨的帽子,虽然看不清是暖帽还是凉帽,但肯定不是小瓜皮
瓜皮帽据信源自于明代的六合一统帽,由六片布拼合缝制而成,清代的瓜皮帽有软胎和硬胎两种,软胎的可以折叠,方便携带。
依次:软胎瓜皮帽、硬胎瓜皮帽
二、场合错误
场合错误主要是指头上戴的和身上穿的不协调,就好比一个西装革履的人戴了顶大檐儿草帽,或者一个穿着比基尼沙滩裤的人顶了一顶钢盔。
那么清代官场的帽子又有怎样的讲究呢?清代男士的帽子主要有礼帽和便帽之分,礼帽根据场合和功能的不同又可分为朝冠、吉服冠、常服冠和行服冠四种,依其字面意思分别与朝服、吉服、常服和行服配合穿戴。皇帝因系九五之尊,为天下表率,所以相应的礼节更为繁琐驳杂,四种服饰和帽冠区分相对明晰,大臣则需与皇帝相适应,我们姑且依皇帝服制一一道来。
皇帝朝服,是皇帝在登基、大婚、万寿圣节、元旦、冬至、祭天、祭地等重大典礼和祭祀活动时所穿的礼服,其基本款式由披领(又称扇肩)和上衣下裳相连的袍裙相配而成,对应的朝冠也有夏款(凉帽)和冬款(暖帽)之分,我们先看下君臣朝服像:
康熙皇帝夏季朝服像、康熙年间被誉为天下第一廉吏的于成龙一品文官夏朝服像
咸丰皇帝冬朝服像、清代晚期抗英名将关天培一品武官冬朝服像
请注意他们衣服的特色—肩上的披领和下摆上的双龙(蟒),这是朝服区别于吉服的主要之处。至于我们今儿的主角—帽子,则有如下特点:皇帝冬朝冠的顶子有三层,镶嵌有15颗小东珠,顶部有大东珠一个。皇帝夏朝冠比起冬朝冠要多正面的金佛和后面的舍林。宗室及百官冬朝冠的顶子也都由三部分构成—基座、中和顶。亲王、皇子及以下的夏朝冠比冬朝冠多正面的舍林和后面的金花,百官则无此装饰。
皇帝朝服冠顶子特写,东珠间是做工精巧的金龙图案
一品夏朝冠+单眼花翎、六品冬朝冠
吉服是仅次于朝服的一种礼服,常说的皇帝的“龙袍”便是吉服,吉服形制为圆领右衽大襟、窄袖加综袖、马蹄袖端。下摆斜向排列着许多弯曲的线条,名谓水脚。水脚之上,还有许多波浪翻滚的水浪,水浪之上,又立有山石宝物,俗称“海水江涯”,它除了表示绵延不断的吉祥含意之外,还有“一统山河”和“万世升平”的寓意。这也成为吉服和朝服比较明显的区别所在。
官员的补服是套在吉服外面的外褂,一般不单独穿用,凡穿吉服袍时外面必穿补褂。惟一的例外是每年三伏天盛夏酷暑期间,叫做“免褂期”,此时穿吉服袍可免套补褂。
大约是因为在三伏前后的非免褂期盛装工作也实在太辛苦,传世的清代吉服中出现了一种专门的下摆,估计是官员们讨巧充样子的结果。就官员而言,吉服下摆只能是两开襟的,只有宗室成员才有资格穿用四开襟,彼时年羹尧坏事儿的时候,他穿四开襟衣服一项也曾被列入罪状,可如今的清宫剧里,连太监都是四开襟了,真不知道年大将军若是泉下有知该作何感想。
吉服下摆
雍正皇帝和他亲弟弟恂郡王(十四阿哥)冬季吉服像
说起来吉服的帽子出镜率是最高的,它的样式与朝冠基本一样,最大区别还在顶子上。它没有朝冠那么繁复的装饰,一个基座加一颗宝石而已。换句话说,朝服冠的顶子宝石是长的,而吉服冠的顶子宝石是圆的。吉服冠的顶子上往往还有一条梁,估计是方便提溜帽子用的。
不过皇帝、亲王、皇子的顶子是镶嵌在基座上的,而官员的顶子是用螺杆固定的,顶子、缨穂和基座是可以拆卸的,凡是被罢免的官员都要被摘去帽子上的顶子,以示不再担任朝廷职务,即所谓的“夺顶”。
皇帝冬吉服冠,没找到夏季的,最右是两个皇帝吉服冠顶子,注意是镶嵌的
官员的吉服冠顶子,可以清晰的看到螺杆,而且将顶子拧下来后朱缨也可以拆卸下来
常服可以理解为日常服饰,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便服,谁愿意整天被正装束缚着呢,被某嬛传演绎得面目全非的“御门听政”,实际上便是穿着常服进行的例行会议。行服是指出行时所穿的服饰,比如狩猎、骑马等场合。常服冠和行服冠基本上没有多少区别,都是满缀朱缨、红绒结顶,跟吉服冠比较特点在于吉服的顶子是东珠,而常服冠或行服冠是红绒结。官员的冬季常服冠和行服冠没有区别,夏季常服冠朱缨较长,而行服冠朱缨较短,想来应该是不想骑马的时候红缨子乱飞、干扰视线吧。
康熙皇帝夏、冬常服像,平时处理政务大概这个造型就是“标配”了,好比现在的“商务休闲装”,看起来爱自拍还是有好处的……
推测短的应该是行服冠的朱缨,长的是常服或吉服的。当然其实朱缨的质地也是有说道的,这里不过多涉及了。
写到这儿再来看几张截图,判断下靠不靠谱:
依次:披领+吉服冠=不靠谱;披领+吉服冠=不靠谱;朝服冠+吉服褂=不靠谱;披领+朝服冠=基本靠谱
依次:皇帝和亲王都是吉服,场合一致,且吉服+吉服冠=基本靠谱;皇帝和和珅都是朝服,场合一致,基本靠谱;披领+吉服冠=不靠谱;一个场合一样的衣服帽子却一对一错,不知道服装师是不是没戴眼镜……
三、身份错误
身份错误涉及到顶戴+花翎的完整概念,顶戴与花翎实际上是两个体系,并非一定相生相伴。如果说顶戴相当于职务,而花翎更有学位的味道,比如现在的省长不一定都有博士学位,清代的一品大员也不一定都有花翎可以戴。那么错误点也就来了,基本上影视剧里出现官帽的地方就一定拖着一条翎子,即便是在花翎跌下神坛的晚清,也有些过了。
我们以朝服冠规制(吉服冠宗室略有变化,官员基本与朝冠顶子材料一致)为例学习下清代品秩与顶戴的相关规定:
皇子、亲王:金龙两层,东珠10颗,红宝石冠顶 郡王:东珠8颗,红宝石冠顶 贝勒:东珠7颗,红宝石冠顶 贝子、固伦额附:东珠6颗,红宝石冠顶 镇国公、和硕额驸:东珠5颗,红宝石冠顶 辅国公:东珠4颗,红宝石冠顶 侯:镂花金座,东珠3颗,红宝石冠顶 伯:东珠2颗,红宝石冠顶 文武一品、镇国将军、郡主额驸:东珠1颗,红宝石冠顶 文武二品、辅国将军、县主额驸:中饰小红宝石1颗,珊瑚冠顶 文武三品、奉国将军、郡君额驸:中饰小红宝石1颗,蓝宝石冠顶 文武四品、奉恩将军、县君额驸:中饰小蓝宝石1颗,青金石冠顶 文武五品、乡君额驸:中饰小蓝宝石1颗,水晶冠顶 文武六品:中饰小蓝宝石1颗,砗磲冠顶 文武七品:中饰小水晶1颗,素金冠顶 文武八品:阴文镂花金冠顶 文武九品:阳文镂花金冠顶
一至四品朝冠(上)和吉服冠(下)顶子
五至九品朝冠(上)和吉服冠(下)顶子,八九品没找到对应的图,请在七品顶子的基础上想象下吧,镂花而已
说完顶戴再来说说“花翎”,作为统称叫花翎不如叫翎枝来的确切。翎枝分花翎和蓝翎两种。前者由孔雀羽制成,有单眼、双眼、三眼之分,颁赐给五品以上文武官员及宗室;后者也叫“染蓝翎”,以染成蓝色的鹖鸟羽毛所作,无眼。据说鹖鸟生性勇武好斗,至死不肯退却,武士冠上插鹖翎,借以显示武士的英勇,用来颁赐给六品以下侍卫及树有功勋的低级武官。
清代因花翎是赏赐军功、昭示品级的重要装饰,绝非一般官员所能佩戴,而被罚拔去花翎则是非同一般的严重处罚。历代帝王都曾三令五申,要求臣工既不能簪越本分妄戴,又不能随意不戴,如有违反则将严行参处。
花翎与蓝翎
按清初规制,贝子和固伦额驸(皇后所生公主的丈夫),有资格享戴三眼花翎;镇国公、辅国公、和硕额附(妃嫔所生公主的丈夫),有资格享戴二眼花翎;五品以上内大臣、前锋营和护军营统领、参领(上三旗出身),有资格享戴单眼花翎;外任文臣无赐花翎者。
注意,“有资格”不等于“授予”,在宗室亲贵中有可能被赐予花翎的人要在十岁时经必要骑射考试,通过者才能戴用,大臣只有在建立卓越功勋的情况下才会被“赏戴花翎”。
而皇帝赐给臣下花翎也是非常审慎的,据统计乾隆年间至清末被赐三眼花翎的大臣只有傅恒、福康安、和琳、长龄、禧恩、李鸿章、徐桐七人,被赐双眼花翎的也不过二十余人,怪不得当年收复台湾的靖海侯施琅宁愿不要侯爵也想换一根花翎回来戴戴。至于身份更为高贵的亲王、郡王、贝勒在清初是不戴花翎的,就跟皇帝也不戴一样,似乎让他们佩戴花翎有一种纡尊降贵的味道。但乾隆年间,许多王公以兼任内大臣等职务为由向皇帝乞翎,因此之后他们便也渐渐开始佩戴三眼花翎了。
带翎官帽与不带翎官帽
再往后的事情不说也罢,气数殆尽的政权是完全没有能力维系所谓的尊严的,卖官鬻爵的风气自然也会蔓延到高贵的花翎上来了。
课后习题:题图的帽子,戴对了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