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清同治年、日本明治年与公元年对照造币史2007-12-27 09:27
日本明治年造币史: 明治元年(即公元1867年大清同治6年1862至1874年),日本由香港購得全套鑄幣機器(英國人的機器,1866至1868年曾在香港鑄造過香港第一套貨幣),在大阪成立國家造幣廠(這時清朝的大老爺們還在為是否自行鑄幣而喋喋不休,結果有違宗法的林則徐被道光狠狠地打壓了一頓)。 明治三年,造幣廠落成,馬上開鑄銀圓,大小幣值分為5錢、10錢、20錢、50錢、1圓5種,將“圓”定為日本的本位貨幣,即實行銀本位制度。 加納夏雄者,日本明治時期著名錢幣圖案設計雕刻家(雕金家)也,日本造幣史上被稱之為“名品”的“旭日龍”系列金、銀幣皆是出自該大家之手,史稱“名之金工”。 此枚龍銀乃是其為日本龍洋設計版式之一,另設計有一枚明治二年龍洋。 日本初鑄銀圓,其意是驅逐當時在日本大肆横行的本洋(雙柱)、鷹洋,統一貨幣。由于頭版的龍銀鑄量少,人們一時不能接受,結果這場銀圓戰是以日本龍洋的大敗而終(畢竟是明治根基未穩,日本國内尚處于兵荒馬亂的時節,幕府势力余孽未请,維新政令摟有不行,焉能不敗?)。 于是明治八年(即公元1875年),日本又铸造了貿易銀。這種貿易銀與舊版相比,成色不變,重量增加,結果又被民間收藏熔鑄,日本再敗一陣。(其時正是實驗究竟是劣幣驅逐良幣,還是良幣驅逐劣幣的歷史階段,真理是通過實施得出來的啊) 日本連敗兩陣後,馬上應變,于明治十一年停鑄貿易銀,回復到明治三年的成色重量水平,唯圖案稍作改變,背面的太陽徽記改成醒目的“一圓”字樣,正面原來標記面值的地方改成英文。 明治十一年至三十年,龍洋的鑄造量逐步遞增,進入了日本龍洋的黄金時代。這是由于; 1、日本實行維新政策漸見成效,政治稳定,經濟也得以發展提高; 2、龍洋制工精細,品質優良,經過時間的洗禮,已被人民接受; 3、日本本國經濟好轉後已經把槍頭對外,軍事、經濟均開始實行擴張,需要大量的殖民貿易貨幣。 此时的日本龍洋不但成功地在本土打了個漂亮的翻身仗,而且把影响力擴大到了東亞、東南亞的广大地區,其中中國東北、華東、華南地區受其影響較深(日本通過由《江華條約》、《中日天津條約》始,開始對朝鲜擴張,其后更有《馬關條約》等,將矛頭直指中國,其势力不斷壮大,1880年成立了横濱正金銀行後,通過這個經濟侵略的中樞向中國以及東南亞國家不断倾銷日本龍洋,進行經濟掠奪)。 明治三十年,日本仿照西方當時的風氣,實行金本位制,發行5、10、20圓等面值的金幣,次年停鑄銀圓。此項措施引起日本人的巨大恐慌,紛紛抛售銀圓,套購黄金(咱們現在在市場里見到的許多中早期日本龍銀就是當時日本人投資過來的啊,許多日本人現在還咨咨不倦的回收呢)。 為了防止人們用龍洋到日本國内套換黄金,日本政府将手頭上約2千萬枚銷往中國、台灣、朝鲜等地的各式龍洋經由東京、大阪兩廠打上“銀”字。所以明治三十年(含三十年)以前龍洋均有這種“銀” 字版存世。分“左銀”、“右銀”兩種。“銀”字打在龍洋背面“一圓”兩邊的空白處。“銀”字在左,是大阪造幣廠產品,稱“左銀”,18,350,000枚;“銀”字在右,是東京造幣廠產品,稱“右銀”,2,100,000枚。也發現有把“銀”字打在龍洋正面,或者直接打在“一圓”上面的,比較少見。 明治三十四年恢復鑄造銀圓,完全沿用明治三十年前的模式,直至大正三年1914年。這個階段的日本龍銀延續了明治三十年前的“瘋狂”勁頭,銀圓貿易達頂峰,轉載參考。
日 明治(めいじ)大正(たいしょう)昭和(しようわ) 平成(へいせい)
本 元年~45年 元年~15年 元年~1989年 元年到~现在
公 1868-1912 1912-1926 1926-1989 1989-现在
元
换算公式为:
1.昭和X年+1925=(昭和X年的)公无年号
例:昭和30年=30+1925=公元1955年
昭和52年=52+1925=公元1977年
2.大正X年+1911=(大正X年的)公元年号
例:大正5年=5+1911=公元1916年
大正12年=12+1911=公元1923年
3.明治X年+1867=(明治X年的)公元年号
例:明治15年=15+1867=公元1822年
明治23年=23=1867=公元1890年
4.平成X年+1988=(平成X年的)公元年号
例:平成14年=14=1988=公元2002年
大清同治皇帝在位13年即1862至1874年
同治X年+1862年=(同治X年的)公无年号
大清光绪皇帝在位34年即1875至1908年
光绪X年+1875年=(光绪X年的)公无年号
大清宣统皇帝在位3年即1909至1911年
宣统X年+1909年=(宣统X年的)公无年号
有了这个所有的问题都解决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