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赏泉-原大中华大收藏网

赏泉(原大中华大收藏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一键登录:

查看: 1764|回复: 1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金币及贵金属币] 埃及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2-14 12:22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注册后登录更精彩!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皮阿斯特

193402d2fd00zyf0kgxoyy.jpg (38.83 KB, 下载次数: 22)

193402d2fd00zyf0kgxoyy.jpg

193401zfzb1iztz1yj1jfj.jpg (35.15 KB, 下载次数: 31)

193401zfzb1iztz1yj1jfj.jpg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加爱心加爱心 减爱心减爱心 微信分享
大收藏网欢迎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5-2-14 18:24 | 只看该作者
1923年(回历1341年)埃及國王福阿德一世50皮阿斯特(PIASTRES)金币
大收藏网欢迎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5-2-14 18:29 | 只看该作者
穆罕默德·阿里王朝
 穆罕默德·阿里王朝阿拉伯语أسرة محمد علي Usrat Muhammad 'Ali‎英语Muhammad Ali Dynasty)是十九世纪至二十世纪埃及苏丹的统治王朝,以其创立者穆罕默德·阿里为名,穆罕默德·阿里被视为现代埃及的创立者。穆罕默德·阿里王朝又称为阿拉维王朝,这与摩洛哥的阿拉维王朝并没有关系。大部分王朝的统治者都冠有赫迪夫名号,故被时人称为“赫迪夫王朝”。

大收藏网欢迎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5-2-14 18:31 | 只看该作者
穆罕默德·阿里原本是奥斯曼帝国军里的一名阿尔巴尼亚裔军官,被派遣前往击退拿破仑在埃及的军队。在法军撤出后,穆罕默德·阿里集权并迫使奥斯曼帝国苏丹马哈茂德二世于1805年承认他为埃及瓦利。
  穆罕默德·阿里使埃及成为一股地区势力,并企图以此作为奥斯曼帝国的后继者,构建他理想的埃及:
  “我知道帝国正步向衰落……我将会在帝国的荒土上建立一个庞大的王国……远及幼发拉底河及底格里斯河。” 在他的巅峰时期,穆罕默德·阿里及其子易卜拉欣帕夏的确能威胁版图庞大的奥斯曼帝国,并试图取缔奥斯曼王朝。大国的介入却阻止了他进军君士坦丁堡,并使他的统治限制在非洲一隅。穆罕默德·阿里在前期征服了苏丹,他的继承者对埃及的统治作进一步巩固及扩展,当中较为显著的是易卜拉欣帕夏的儿子伊斯梅尔帕夏。
大收藏网欢迎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5-2-14 18:32 | 只看该作者
 虽然穆罕默德·阿里及其后继者以赫迪夫的称号取代地位较低的瓦利,但一直不获奥斯曼帝国朴特承认。直至1867年,苏丹阿卜杜勒-阿齐兹一世正式认可伊斯梅尔帕夏及其后继者使用赫迪夫这称号。与父亲对抗朴特的方针有所不同,伊斯梅尔在避免冲突的情况下以巴结和贿赂的方法强化王朝在埃及和苏丹的地位,使奥斯曼帝国承认埃及和苏丹的实际独立。1879年,奥斯曼帝国与欧洲势力串谋罢免伊斯梅尔,扶植陶菲克帕夏。三年后,埃及和苏丹的独立地位仅是象征形式,英国入侵并占领了埃及,表面上支持陶菲克对抗艾哈迈德·阿拉比的民族主义运动。名义上,赫迪夫仍统治埃及和苏丹,权力却落在英国高级专员上。
  为了抵御埃及人,英国宣布英埃共管苏丹,使地区变成由埃及和英国共同管治,破坏了埃及的完整。这受到埃及人的反对,包括埃及政府及公众,他们坚持于“尼罗河河谷一体”。这一直成为英国与埃及的争端及引起了敌视,直至1956年苏丹独立。
大收藏网欢迎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5-2-14 18:33 | 只看该作者
1914年,赫迪夫阿拔斯二世在第一次世界大战里与奥斯曼帝国并肩作战,加入同盟国。阿拔斯二世遂遭到英国罢免,由叔叔侯赛因·卡米勒继任。奥斯曼帝国在名义上对埃及和苏丹的主权至此终止,侯赛因宣布成为埃及苏丹,埃及和苏丹成为英国保护国。国内民族主义情绪高涨,英国于1922年正式承认埃及独立。侯赛因的继承人福阿德一世开始使用国王的名号。虽然如此,英国依然占据并干预埃及和苏丹的事务。英国持续剥夺埃及对苏丹的控制权。国王及民族主义都无法忍受,埃及政府于是强调福阿德一世及其子法鲁克一世是“埃及和苏丹国王”。   
大收藏网欢迎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5-2-14 18:35 | 只看该作者
在法鲁克一世统治时期,民族主义分子对英国的侵占、皇室的腐败无能及第一次中东战争日渐不满。这些因素导致了法鲁克一世地位不保及为1952年埃及革命埋下伏线。法鲁克一世被迫逊位,王位让予他的幼儿福阿德二世,国家政务由穆罕默德·纳吉布及贾迈勒·阿卜杜-纳赛尔领导的自由军官运动(Free Officers Movement)主理。年幼的国王就位不足一年,于1953年6月18日被革命者废除帝制,宣布成立共和国,结束一个多世纪以来穆罕默德·阿里王朝的统治。   
大收藏网欢迎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5-2-14 18:3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九加五 于 2015-2-14 18:41 编辑

王朝统治者列表

瓦利、自称为赫迪夫 (1805年-1867年)

  穆罕默德·阿里(1805年7月9日-1848年9月1日)
  易卜拉欣(1848年9月1日-1848年11月10日,在父亲无力统治下短暂作为瓦利)
  阿巴斯一世(1848年11月10日-1854年7月13日)
  塞伊德一世(1854年7月13日-1863年1月18日)
  伊斯梅尔一世(1863年1月18日-1867年6月8日)


赫迪夫 (1867年-1914年)

  伊斯梅尔一世(1867年6月8日-1879年6月26日)
  陶菲克一世(1879年6月26日-1892年1月7日)
  阿拔斯二世(1892年1月8日-1914年12月19日)

苏丹 (1914年-1922年)

  侯赛因一世(1914年12月19日-1917年10月9日)   福阿德一世(1917年10月9日-1922年3月16日)

国王 (1922年-1953年)

  福阿德一世(1922年3月16日-1936年4月28日)
  法鲁克一世(1936年4月28日-1952年7月26日)
  穆罕默德·阿里·陶菲克亲王(Muhammad Ali Tewfik,1936年4月28日-1937年7月29日,在法鲁克一世年幼时担任摄政委员会主席)
  福阿德二世(1952年7月26日-1953年6月18日)
  穆罕默德·阿卜杜勒·穆纳姆(Muhammad Abdel Moneim,1952年7月26日-1953年6月18日,在福阿德二世年幼时担任摄政委员会主席)
大收藏网欢迎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5-2-14 18:52 | 只看该作者
维基百科对照

以下是现代埃及历代君主的名单,所有的君主都属于穆罕默德·阿里王朝。

埃及总督
1798年,拿破仑入侵埃及。次年,法军撤退后,埃及权利真空。阿尔巴尼亚人穆罕默德·阿里乘机取得政权,1805年被奥斯曼帝国苏丹封为埃及、努比亚、达尔富尔和科尔多凡等地的总督。

1805年-1848年:穆罕默德·阿里(Muhammad 'Alī)
1848年4月-11月:易卜拉欣(Ibrāhīm,穆罕默德·阿里长子)
1848年-1854年:阿拔斯一世(Abbās I,易卜拉辛的侄儿)
1854年-1863年:赛义德(Sa'īd,穆罕默德·阿里第十子)
1863年-1867年:伊斯梅尔(Ismā'īl,易卜拉辛第三子,1867年升为世袭总督)
埃及赫迪夫
1867年-1879年:伊斯梅尔
1879年-1892年:陶菲克(Tawfīq,伊斯梅尔次子)
1892年-1914年:阿拔斯二世(Abbās II,陶菲克长子)
埃及苏丹
1914年,伊斯梅尔第三子侯赛因·卡米尔推翻了他的侄子阿拔斯二世,自称埃及苏丹,努比亚、苏丹、科尔多凡和达尔富尔的统治者。

1914年-1917年:侯赛因·卡米尔(Husayn Kāmil)
1917年-1922年:艾哈迈德·福阿德(Fu'ād I,伊斯梅尔第七子,1922年称国王福阿德一世)
埃及国王
1922年3月15日,苏丹艾哈迈德·福阿德称埃及和苏丹国王,努比亚、科尔多凡和达尔富尔的统治者福阿德一世,并宣布埃及独立。

1922年-1936年:福阿德一世
1936年-1952年:法鲁克一世(Fārūq,福阿德一世次子)
1952年-1953年:福阿德二世(Fuād II,法鲁克的独生子)
1953年,埃及君主制被推翻。
埃及王位继承人
1953年至今:福阿德二世
他的继承人:穆罕默德·阿里王子(1979年生)
大收藏网欢迎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5-2-14 20:52 | 只看该作者
大收藏网欢迎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申请友链|Archiver|手机版|赏泉(原大中华大收藏网) ( 沪ICP备05041228号-3  

GMT+8, 2024-6-1 11:17 , Processed in 0.046701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