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赏泉-原大中华大收藏网

赏泉(原大中华大收藏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一键登录:

查看: 4651|回复: 1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漂亮的清代银鎏金手雕宫钱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9-9 21:32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注册后登录更精彩!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宫钱是民俗花钱家族中非常特殊的一支,是指专为皇家礼俗需要而铸造的钱币,被用作祭祖、祝寿、赏赐、挂灯、坠袱之用等等。
    比之民间大量铸造使用的花钱,宫钱的存世量相对要少的多。一般来说宫钱的形制、文字需由皇上亲自审定,由内务府直接委派钱局铸造,材质务求精良,工艺务求上乘,故传世宫钱无不精美异常。宫钱好比瓷器中的官窑,由于沾了皇气儿而身份不同,身价也自然高了。
4 F" s1 N9 u' |3 f) O+ E. h* ]% @
+ z$ S  ^5 b5 R& p+ v, i9 m
    清代宫钱中的名誉品首推“万寿无疆背大雅”(见图),这是为慈禧太后七十大寿而特铸的祝寿宫钱,“大雅斋”是慈禧自署的斋号,是慈禧写字作画的地方,据说钱币上的文字也颇像慈禧手书。与“万寿无疆背大雅”形制相近的还有“天下太平光背”及“光绪通宝宝源局”两种厚重型宫钱,一望而知其堂皇之气!
& G/ r5 q$ u- O2 U$ @0 v4 d

4 {4 d+ Z/ H1 B( I" Z; ]6 |* P
    宫钱的材质除黄铜以外,还有金质、银质、玉质,工艺上也有手雕、鎏金、錾刻、掐丝等等,极尽奢华。两年前嘉德拍卖曾推出一套银质鎏金的宫钱,一面文字是“长天”,即冬至节,另一面吉语,均采自历朝祭天的祭文。说明这套宫钱是为冬至节祭天所制。
' {$ n9 a  s: j1 d5 \

% m& B. p, |8 }2 V$ T
    本次秋拍又推出一枚银质鎏金宫钱,一面为“永保吉庆”吉语,另一面刻“赏赐”二字。此枚宫钱从形制、风格上看年份接近清光绪一朝,银质纯正,内外缘鎏一层淡淡的金,黄白相间,和谐古雅;书法也宽博凝厚,非等闲者可为。
. N& I* y% }9 S$ i* d" S
    清朝皇室经常赏赐臣下书画、珍玩等,如光绪皇帝曾为张之洞六十寿辰赏赐其:“御书宣猷笃庆匾额一面、福寿字各一方、无量寿佛一尊、嵌 玉如意一柄、蟒袍面一件、小卷吉绸八匹。”当然赏赐带有吉语的钱币也极有可能,这枚刻有“赏赐”二字的宫钱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它明确了这类钱币的用途—造办处特制并专用于赏赐!带有“赏赐”二字的宫钱目前发现也仅此一枚,弥足珍贵!
3 L* g- N% `; E4 w$ k* \# ?" Z; H
6 G, n$ R) @1 q5 w$ H
    宫钱的另一大类是年号背天下太平钱(简称天钱)。目前发现的有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和宣统七个年号。天钱很早就见于著录,清光绪二年(1876年)刊行的由清代钱币学家鲍康所著的《大钱图录》即收录了“咸丰通宝背天下太平”、“同治通宝背天下太平”及“光绪通宝背天下太平”三种,并考证“奉先殿所用各袱四角皆坠此钱,遇列圣生示付(示字旁+付)时,则更易新建元铸者。”意思是故宫奉先殿里的包袱上都坠着这种钱,每到先皇驾崩,新帝即位则改铸新的年号天钱并换下旧的天钱。由于钱币有一定重量,把它坠在包袱角能起到压服作用。在故宫“猗籣馆”有关溥仪宫中生活的展览中有一件展品正是坠袱宫钱的原物,可知奉先殿天钱的用法也大致如此。
; x7 S$ g" b/ j. }2 X/ L

, I5 [" \0 q* r: I7 c
   从目前存世的天钱来看,版式多样,精粗各异,材质不同,大小版别近百种。但真正够得上宫钱标准的天钱并不多,绝大部分是地方官铸或民间翻铸、仿铸。这与清代民窑瓷器仿官窑落官款的性质差不多。宫钱为皇家所用,铜质至少达到六炼以上,颜色金黄,抚之细润;式样必合规制,大小、文字必经严格审核;铸造不惜工本,十里挑一甚至百里挑一都有可能!选不上的按理说应该销毁,但不排除有一小部分通过钱局流入民间,被当作母钱来翻铸。因为天下太平意味着安居乐业,是老百姓所追求的,民间翻铸、仿铸天钱为了讨吉利、求安康,需求量也不会少。地方官炉也铸造天钱,性质多为开炉、纪念、祈福、吉祥之目的。特点是形制规整,铸造精良,文字风格带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地方官炉铸天钱不可能直接拿天钱的宫钱做母翻铸,要重新设计、制作雕母。风格上往往与地方局的行用钱相似。这类钱铜质也较精但比宫钱略逊,比民仿要好的多;工艺水平也是介于宫钱和民仿之间。地方官炉铸造的天钱的存世数量也很少,有些甚至少于宫钱,因而价值也较高。
% i! X8 r, L$ E* q, t" }9 R

- L% n, \* ?' d; [; S' W( e
   天钱历来受到钱币收藏界的重视,但要收齐一套七个年号的天钱也非常不易。

( d  b0 Y% W$ P5 v
   其中的“宣统通宝背天下太平”存世极罕!宣统天钱铜质细腻、黄中闪青,与光绪天钱、万寿无疆背大雅等宫钱的铜质相;形制上,也与光绪天钱如出一辙,大小基本相同,都是宽缘,且外缘极为平滑,外缘表面有一道道细密的旋;重量上,宣统远厚于光绪,重量在60-75克之间,而光绪则在40克左右;字体上,宣统与光绪在气息上是相通的,特别是面字,宣统天钱的字体貌似软弱,实则内含骨力!
# t- P/ z2 m* y) M( c5 \4 A
   宣统天钱的伪品特征是,多做出各种包浆,因为铜质不好掌握;多轻薄,大多未见过实物而对照光绪天钱的厚度铸的;文字多疲软无神,乃仿照《故宫清钱谱》中的拓片依样画葫芦所致。

) X7 W1 ~: T- e8 @" Z0 k1 U) V
        

$ F5 C2 u. d2 |
嘉德拍卖会原文摘录

7 z% l2 B0 [! H
+ \* g: ]! f+ [: v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加爱心加爱心 减爱心减爱心 微信分享
大收藏网欢迎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4-9-9 21:35 | 只看该作者
     清代“长天”银鎏金手雕宫钱一套十枚,本套宫钱为清代长天节(冬至节)祭天仪式中所用,银制,局部鎏金,正面分别为“天下太平”、“日升月恒”、“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介尔景福”、“威震万寓”、“(展)惟休祥”、“厚载广覆”、“纯祺锡羡”、“稼穑滋稔”等十种直读吉语(除“天下太平”、“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在钱币文字上面比较常见外,其余均为首见),正面均为“长天”二字,为目前仅见,极罕,见故宫陈列有类似形制宫钱。7 ]! ?6 B: |6 l+ s( d8 ]& A; O2 t
3 _0 o( O/ e; k" U% z4 n
楼上所说冬至祭天的那套银鎏金手雕宫钱
大收藏网欢迎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4-9-9 22:06 | 只看该作者
清太平通宝背四字吉语鎏金银质宫钱十枚一套:
: x2 _9 c4 b4 U/ @; [  五子登科,百事如意,夫妇齐眉,和合千年,早生贵子,9 M# e1 _1 g+ W
  瓜瓞绵绵,日月同庚,吉祥如意,松柏桐椿,福寿双全。
& {+ ]! H. e9 v; E) R, ~0 o, g  清廷庆典赏赐宫钱,刻制精美,鎏金完整,整套无缺,保存极完好。
大收藏网欢迎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14-9-9 22:13 | 只看该作者
大收藏网欢迎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4-9-10 07:01 | 只看该作者
涨知识!
大收藏网欢迎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4-9-10 07:02 | 只看该作者
手雕钱的个性判断是花钱定性五大难题之一,若手头旡文献赁资料,或确切可靠的來源证据,很难輕易判断。本贴各枚手雕钱,仅天下太平那两枚是有攷的,那是工匠在大修王府時,从樑上取下來的。
' N! A* {/ G' l/ ?其它手雕钱王宮祭祀有,民间供奉也有:王宮有赏钱、民间大户人家也有赏钱,赏钱仅是伩物,受赏者凭赏钱可从帐房领取财物,两者很难精确区分开。
; Z8 E, K. i9 u/ I- l3 ~但也有共同奌,它们必须是具有天然包漿的旧物。

点评

赞同! 手雕钱品种和数量还不少; 还需要余老师费心解决难题。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9-10 23:48
大收藏网欢迎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4-9-10 11:26 | 只看该作者
欣赏
大收藏网欢迎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14-9-10 21:01 | 只看该作者
感谢余老及各位同好!受教!原来那两枚才是有出处的好东西啊!:$
大收藏网欢迎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4-9-10 23:47 | 只看该作者
好帖!
( l" a: \4 q6 k  @
' Q0 r9 c5 D% b  V0 {, V开卷有益!
0 @  C" x; G3 k& A' h8 d8 {  \- M9 b# {5 t4 d5 `) ?/ R+ c
大收藏网欢迎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4-9-10 23:48 | 只看该作者
8888 发表于 2014-9-10 07:02! |4 v* \0 B1 u0 I9 m
手雕钱的个性判断是花钱定性五大难题之一,若手头旡文献赁资料,或确切可靠的來源证据,很难輕易判断。本贴 ...

1 H7 L; u0 o6 w1 R) P3 C赞同!
) l- M2 a# E# A8 g& Y6 q  T. F! w1 G. `6 E" s3 \& o
手雕钱品种和数量还不少;3 L& r% e1 S9 U2 A$ W5 V
$ c$ K$ l" r. i# ^! E* t8 }
还需要余老师费心解决难题。
! c; o4 {! B, d6 i* p5 R9 _( I
: r7 e: H0 J# \* u2 G
大收藏网欢迎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申请友链|Archiver|手机版|赏泉(原大中华大收藏网) ( 沪ICP备05041228号-3  

GMT+8, 2024-6-28 17:26 , Processed in 0.047071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