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赏泉-原大中华大收藏网

赏泉(原大中华大收藏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一键登录:

楼主: 九加五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古代的“真金白银”见过没?这个元宝曾拍出156.8万天价

  [复制链接]
11#
 楼主| 发表于 2016-8-1 14:23 | 只看该作者

11/15

【如何判断元宝价值?二看元宝铭文】银元宝上的铭文,一般有三个要素,时间、地点、银匠或银号的名称。明代银元宝美观大方,现在大都以明代银元宝作为中国银元宝的代表造型。银元宝上一般没有任何装饰,部分大元宝上铸有铸造地名、重量及工匠姓名等,偶见小元宝上铸有年号。所有与财税政策有关的银元宝,无论是哪一款都很金贵,一般一枚五十两的银元宝,身价动辄就是上万元。比如一枚明代景泰五年秋粮折银五十两银锭,竟然在拍卖会拍出了22万元的高价。(图为直隶常州武进县景泰五年秋粮折银五十两银锭)






大收藏网欢迎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2016-8-1 14:27 | 只看该作者

12/15

【如何判断元宝价值?三看官铸还是私铸】此外,从银元宝的铭文上,可以读出许多信息。比如,一枚银元宝究竟是官铸的还是私铸的。官铸的银元宝一般上面有县名、银匠的名字,而私铸的银元宝通常情况下只有一个戳,即商号或银号。银元宝在价格方面“公私”分明,官铸的银元宝价位起码是私铸的银元宝的几倍甚至十几倍。官铸的银元宝,身价一般都在万元以上,而私铸的银元宝,身价以几千元的居多。因此,收藏者在购买时要注意分辨,不能一概而论。(图为大清官铸银元宝)






点评

12楼这些东西感觉不是太好!家里也有很多类似!  发表于 2016-8-1 17:43
大收藏网欢迎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2016-8-1 14:29 | 只看该作者

13/15

【元宝收藏需防赝品:揭秘四种造假方式】随着银元宝收藏的火爆,大量赝品也开始充斥古玩市场。早在民国初年就已出现伪造明清银元宝的现象,主要是降低银的成色和重量。现在的造假主要有4种方法:一是银元宝中掺有铅和锡,其表面呈青黑色,此种比较容易辨认;二是浇铸时将铜块凝固在银元宝内部,外表鎏银,这种银元宝特征是体大而轻,手掂可以辨别;三是灌铅法,即在真银元宝底部挖出一个小洞,取出部分白银后灌入铅,再用银封焊洞口。若仔细观察可以发现洞口留有填补痕迹;四是以新做旧,即用新白银铸造老银元宝,这种银元宝包浆、蜂窝、铸文款识都没有老银元宝的风韵。






大收藏网欢迎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楼主| 发表于 2016-8-1 14:30 | 只看该作者

14/15

【“元宝”猜猜看:】看完今天的《藏宝图》,相信您应该能对于元宝的历史和文化有了初步的了解,对于爱好收藏的网友,在收藏元宝的时候,也不妨对照前面提到的鉴别方式,看看您手上的元宝到底能值多少钱。最后宝图君再留个彩蛋,看看“元宝”们(藏宝图粉丝群)能否猜到。你知道古代的一两银子,到底相当于现在多少元人民币么?关注《藏宝图》微信(ID:cangbao88),回复关键词“元宝”,答案马上告诉你。






大收藏网欢迎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16-8-1 16:42 | 只看该作者
十二楼所示之元宝明显为新铸,近年來新品元宝泛滥,投资者小心再小心。

点评

是的,图示均是概念性元宝,与实际的差距较大。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2 11:14
余老师所言极是!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1 17:44
大收藏网欢迎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16-8-1 17:44 | 只看该作者
8888 发表于 2016-8-1 16:42
十二楼所示之元宝明显为新铸,近年來新品元宝泛滥,投资者小心再小心。

余老师所言极是!

点评

市场藏品良莠不齐,藏家水平参差不齐;现今市场鱼目混珠,像这种官样文章,都不辩是非,甚是滑稽!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2 11:18
大收藏网欢迎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16-8-2 01:06 | 只看该作者
大收藏网欢迎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楼主| 发表于 2016-8-2 11:14 | 只看该作者
8888 发表于 2016-8-1 16:42
十二楼所示之元宝明显为新铸,近年來新品元宝泛滥,投资者小心再小心。

是的,图示均是概念性元宝,与实际的差距较大。

点评

理解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2 14:58
大收藏网欢迎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楼主| 发表于 2016-8-2 11:18 | 只看该作者
caesar001 发表于 2016-8-1 17:44
余老师所言极是!

市场藏品良莠不齐,藏家水平参差不齐;现今市场鱼目混珠,像这种官样文章,都不辩是非,甚是滑稽!
大收藏网欢迎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楼主| 发表于 2016-8-2 11:18 | 只看该作者
大收藏网欢迎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申请友链|Archiver|手机版|赏泉(原大中华大收藏网) ( 沪ICP备05041228号-3  

GMT+8, 2024-6-12 17:55 , Processed in 0.048714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