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宗室辈分
本来宗室成员命名不排辈分,从康熙皇帝开始,也仿照汉人家族成员命名排辈,以便区别长幼尊卑和血缘远近。康熙帝先择“胤、弘”二字作辈分,乾隆皇帝选择“颙、旻、奕、载”四字,道光又续“溥、毓、恒、启”四字,咸丰又续“焘、闿、增、祺”四字。所以从雍正皇帝开始,宗室辈分排序为:“胤、弘、颙、旻、奕、载、溥、毓、恒、启、焘、闿、增、祺”。
清代还规定,只有近支宗室才能依次命名,支派稍远者不许,康熙帝以前的宗室之后也不按此排辈的。比如曹雪芹的朋友敦诚和敦敏也是宗师,但是因他们是康熙以前皇帝的后代,所以就没有按此来排。
附注: 乾隆皇帝时已有“胤(为避讳雍正皇帝兄弟改成“允”),弘,永”,专供近支宗室使用,有一次高宗皇六子永(王容)曾绘《岁朝图》进呈御览, 高宗皇帝在画上题诗有“永绵奕载奉慈娱”句。之后, 高宗皇帝亲选此七字为近支宗室辈分.
道光年间, 有大臣向宣宗进言, 说"奉"字不妥,有把江山奉送给别人的含义, 故宣宗皇帝于道光六年颁旨, 规定"载"字以下的排行改为"溥毓恒启"
后来文宗皇帝又在“启”字辈下﹐续订焘﹑(外“门”内“岂”)﹑增﹑祺四字。
到了康德(伪满)年间, 溥仪先生又在原有的十二字之后追定" 敬﹑志﹑开﹑端﹑锡﹑英﹑源﹑盛﹑正﹑懋﹑祥"12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