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赏泉-原大中华大收藏网

赏泉(原大中华大收藏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一键登录:

楼主: 永古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历史上的传统教育 ---钱穆

  [复制链接]
11#
 楼主| 发表于 2014-5-9 23:12 | 只看该作者
宋代大教育家胡瑗,他教人分经义、治事两斋。经义讲求人生大道,治事则各就才性所近,各
治一事,又兼治一事。如治民讲武,堰水历算等。从来中国学校,亦重专业教育,如天文、历法、
刑律、医药等。近代教育上,有专家与通才之争。其实成才则就其性之所近,宜于专而分。中国传
统教育,也不提倡通才,所提倡者,乃是通德通识。故曰:“士先器识,而后文艺。”有了通德通识,
乃为通儒通人。人必然是一人。各业皆由人担任。如政治、如商业,皆须由人担任。其人则必具通
德,此指人人共通当有的,亦称达德。担任这一业,也须懂得这一业在人生大道共同立场上的地位
和意义,此谓之通识。通德属于仁,通识属于智。其人具有通德通识,乃为上品人,称大器,能成
大业,斯为大人。若其人不具通德通识,只是小器,营小事,为下品人。



大收藏网欢迎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2014-5-9 23:13 | 只看该作者
中国人辨别人品,又有雅俗之分。俗有两种,一是空间之俗,一是时间之俗。限于地域,在某
一区的风气习俗之内,转换到别一区,便不能相通;限于时代,在某一期的风气习俗之内,转换到
另一期,又复不能相通。此谓小人俗人。大雅君子,不为时限,不为地限,到处相通。中国在西周
初期,列国分疆,即提倡雅言雅乐,遂造成了中国民族更进一步之大统一。此后中国的文学艺术,
无不力求雅化。应不为地域所限,并亦不为时代所限。文学艺术如此,其他人文大道皆然。故《中
庸》曰:“君子之道,本诸身,征诸庶民,考诸三王而不缪,建诸天地而不悖,质诸鬼神而无疑,百
世以俟圣人而不惑。”此项大道,其实只在一个小己个人的身上,此一人便成为君子。但君子之道,
并不要异于人,乃要通于人。抑且要通一大群一般人。故曰征诸庶民,要能在庶民身上求证。考诸
三世,是求证于历史。建诸天地,是求证于大自然。质诸鬼神,是求证于精神界。此项大道,惟遇
圣人,可获其首肯与心印。圣人不易遇,故将百世以俟。但此一君子,其实亦可谓只是一雅人。雅即通,要能旁通四海,上下通千古,乃为大雅之极。故既是君子,则必是一雅人。既是雅人,亦必是一君子。但没有俗的君子,亦没有雅的小人。只中国人称君子,都指其日常人生一切实务言。而中国人称雅人,则每指有关文学艺术的生活方面而言。故君子小人之分,尤重于雅俗之分。


大收藏网欢迎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2014-5-9 23:14 | 只看该作者
中国传统教育,亦可谓只要教人为君子不为小人,教人为雅人不为俗人。说来平易近人,但其
中寓有最高真理,非具最高信仰,则不易到达其最高境界。中国传统教育,极富宗教精神,而复与
宗教不相同,其要端即在此。


中国传统教育,因寓有上述精神,故中国人重视教育,往往不重在学校与其所开设之课程,而
更重在师资人选。在中国历史上,自汉以下,历代皆有国立太学。每一地方行政单位,亦各设有学
校。乡村亦到处有私塾小学。但一般最重视者,乃在私家讲学。战国先秦时代,诸子百家竞起,此
姑不论。在两汉时代,在野有一名师,学徒不远千里,四面凑集,各立精庐,登门求教,前后可得
数千人。亦有人遍历中国,到处访问各地名师。下至宋、元、明三代,书院讲学,更是如此。所以
在中国传统教育上,更主要者,乃是一种私门教育、自由教育。其对象,则为一种社会教育与成人
教育。孔子死后,不闻有人在曲阜兴建一学校继续讲学。朱子死后,不闻有人在武夷、五曲,在建
阳、考亭兴建一学校继续讲学。更如王阳明,只在他随处的衙门内讲学,连书院也没有。中国传统
教育之主要精神,尤重在人与人间之传道。既没有如各大宗教之有教会组织,又不凭藉固定的学校
场所。只一名师平地拔起,四方云集。不拘形式地进行其教育事业,此却是中国传统教育一特色。

大收藏网欢迎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楼主| 发表于 2014-5-9 23:15 | 只看该作者
唐代佛教中禅宗崛起,他们自建禅寺,与一般佛寺不同。可以没有佛殿,可以不开讲一部佛门
经典。但有了一祖师,四方僧徒,云集而至。一所大丛林,可以有数千行脚僧,此来彼往,质疑问
难。一旦自成祖师,却又另自开山,传授僧徒。禅宗乃是佛教中之最为中国化者,其传教精神,亦
复是中国化。


近代的世界,宗教势力,逐步衰退。西方现代教育,最先本亦由教会发动,此刻教会势力亦退
出了学校。教育全成为传播知识与训练职业。只有中小学,还有一些教导人成为一国公民的教育意
义外,全与教导人为人之道的这一大宗旨,脱了节。整个世界,只见分裂,不见调和。各大宗教,
已是一大分裂。在同一宗教下,又有宗派分裂。民族与国家,各自分裂。人的本身,亦为职业观念
所分裂。如宗教家、哲学家、文学家、艺术家、科学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法律家、财政
经济家、企业资本家等,每一职业,在其知识与技能方面,有杰出表现杰出成就者,均目为一家。
此外芸芸大众,则成无产阶级与雇用人员。好像不为由人生大道而有职业,乃是为职业而始有人生。
全人生只成为功利的、唯物的。庄子说:“道术将为天下裂。”今天世界的道术,则全为人人各自营
生与牟利,于是职业分裂。德性一观念,似乎极少人注意。职业为上,德性为下,德性亦随职业而
分裂。从事教育工作者,亦被视为一职业。为人师者,亦以知识技能分高下,非犯法,德性在所不
论。科学被视为各项知识技能中之最高者。《中庸》说:“尽人之性而后可以尽物之性。”《大学》说
“格物”,其最后目标乃为国治而天下平。朱子说:“格物穷理。”其所穷之理,乃是吾心之全体大用,
与夫国治天下平之人生大道。近代科学,只穷物理,却忽略了人道,即人生之理。原子弹、核武器,
并不能治国平天下。送人上月球,也非当前治国平天下所需,科学教育只重智,不重仁。在《汉书》
的《古今人表》里,最高只当列第三等,上面还有上上、上中两等,近代人全不理会。中国传统教
育之特殊理想与特殊精神,在现实世界之情势下,实有再为提倡之必要。



大收藏网欢迎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楼主| 发表于 2014-5-9 23:16 | 只看该作者
而且中国传统教育理想,最重师道。但师道也有另一解法。孔子说:“三人行,必有吾师。”子
贡亦说:“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可见人人可以为人师,而且亦可为圣人师。中国人之重
师道,其实同时即是重人道。孟子说:“圣人,百世之师也,伯夷、柳下惠是也。”伯夷、柳下惠并
不从事教育工作,但百世之下闻其风而兴起,故说为百世师。又说:“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尚之风,必偃。”所以儒家教义论教育,脱略了形式化。只要是一君子,同时即是一师。社会上只要有一君子,他人即望风而起。又说:“君子之教,如时雨化之。”只要一阵雨,万物皆以生以化。人同样是一人,人之德性相同,人皆有向上心。只要一人向上,他人皆跟着向上。中国古人因对人性具此信仰,因此遂发展出像上述的那一套传统的教育理想和教育精神。


大收藏网欢迎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楼主| 发表于 2014-5-9 23:17 | 只看该作者
不要怕违逆了时代,不要怕少数,不要怕无凭藉,不要计及权势与力量。单凭小己个人,只要
道在我身,就可以默默地主宰着人类命运。否世可以转泰,剥运可以转复。其主要的枢纽,即在那
一种无形的教育理想与教育精神上。此可以中国全部历史为证。远从周公以来三千年,远从孔子以
来两千五百年,其间历经不少衰世乱世,中国民族屡仆屡起,只是这一个传统直到于今,还将赖这
一个传统复兴于后。这是人类全体生命命脉之所在。中国人称之曰“道”。“教统”即在此“道统”
上,“政统”亦应在此“道统”上。全世界各时代、各民族、各大宗教、各大思想体系、各大教育组
织,亦莫不合于此者盛而兴,离于此者衰而亡。而其主要动机,则掌握在每一小己个人身上。明末
遗民顾亭林曾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其内涵意义亦在此。


由于中国传统而发展成为东方各民族的文化体系,韩国人的历史,至少亦该远溯到三千年以上。
即根据韩国史,我想亦可证成我上面之所述。我中、韩两民族,尤其是知识分子,身负教育责任的,
应该大家奋起,振作此传统精神,发扬此传统理想。从教育岗位上,来为两民族前途,为全世界人
类前途,尽其最高可能之贡献。

大收藏网欢迎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楼主| 发表于 2014-5-9 23:18 | 只看该作者
我要特别说明,我很喜欢这“传统”二字,因这传统二字,特别重要。但要认识传统,其事不
易。好像有些时候,我们要认识别人反而易,要认识自己反而难。而且要认识我们东方人的传统,
要比认识西方人的传统其事难。如中国有四千年、五千年以上的传统,韩国有三千年以上的传统,
日本有二千年以上的传统。西方如法国、英国,只有一千年传统,美国只有两百到四百年传统,苏
维埃没有一百年传统。


教育的第一任务,便是要这一国家这一民族里面的每一分子,都能来认识他们自己的传统。正
像教一个人要能认识他自己。连自己都不认识,其他便都不必说了。



大收藏网欢迎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楼主| 发表于 2014-5-9 23:19 | 只看该作者
今天,我们东方人的教育,第一大错误,是在一意模仿西方,抄袭西方。不知道每一国家每一
民族的教育,必该有自己的一套。如韩国人的教育,必该教大家如何做一韩国人,来建立起韩国自
己的新国家,发扬韩国自己的新文化,创造出韩国此下的新历史。这一个莫大的新任务,便该由韩
国人自己的教育来负担。要负担起此一任务,首先要韩国人各自认识自己,尊重自己,一切以自己
为中心,一切以自己为归宿。


但这不是说要我们故步自封,闭关自守。也不是要我们不懂得看重别人,不懂得学别人长处来
补自己短处。但此种种应有一限度。切不可为要学别人而遗忘了自己,更不可为要学别人而先破灭
了自己。今天,我们东方人便有这样的趋势,亟待我们自己来改进。





大收藏网欢迎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14-5-10 03:01 | 只看该作者
大收藏网欢迎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14-5-10 13:36 | 只看该作者
大收藏网欢迎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申请友链|Archiver|手机版|赏泉(原大中华大收藏网) ( 沪ICP备05041228号-3  

GMT+8, 2024-11-24 09:15 , Processed in 0.045530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