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赏泉-原大中华大收藏网

赏泉(原大中华大收藏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一键登录:

楼主: 永古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众神仙和麒麟

  [复制链接]
61#
发表于 2013-11-5 11:22 | 只看该作者
老蔡 发表于 2013-11-4 11:03
報告:前緣老師
如果使用〝宋錢〞作為〝對比〞----在〝年代〞的〝差距〞似乎有點過了些!?不知 您老高見 ...

蔡老 您好 ;
宋版只是順手取一明顯紅斑圖樣參考 .
紅斑銹是一種常識 , 無須同時期的物件對比 , 任何有紅斑銹的實物 , 都可拿來參考比對 .
剛從網路收來的三枚鬼萬歷圖樣 , 紅班綠銹層次分明 , 紅入銅骨密實內顯 , 綠藍質鬆外顯 ,
班銹乃陳年老銹質硬密實入骨 , 綠藍銹年份較淺銹質軟鬆外顯 .







点评

胡說瞎扯 古錢幣〔歷代行用錢〕的鑑定方法: 古錢的時代特整合個別特徵是鑑別古錢幣的基本依據:古錢幣的特徵〔歷代行用錢〕主要包括錢幣上的文字(簡稱 “錢文”)和形制兩個方面。錢文的書體有篆書、隸書、真書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11-14 21:02
您好 ; 您是前輩 ! 客氣了 ! 原來〝包漿〞〔銅鏽〕的形成與年代、銅質、環境---等等都無關!? 大大有關 , 息息相關 . 色班區別有些不同 , 銹面只是淺看 , 銹底還有乾坤 , 那才是真章 , 可惜人都不碰 .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11-6 00:06
報告:前緣老師 您好!〝宋版只是順手取一明顯紅斑圖樣參考 .紅斑銹是一種常識, 無須同時期的物件對比 〞原來〝包漿〞〔銅鏽〕的形成與年代、銅質、環境---等等都無關!?感謝您的賜教。感恩!!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11-5 23:34
大收藏网欢迎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2#
发表于 2013-11-5 12:29 | 只看该作者
小罐 发表于 2013-11-4 22:04
请教前缘老师:据您的研究,红锈与绿锈共生的情形,是绿在红上,还是红在绿上,或者两者各占各地互不侵犯 ...

上樓已發三圖 , 剛給蔡老的回覆 !
您慢慢意會吧 …….
【銹 】人要識相(銹) , 多看生坑實物 , 加強銹的分辨能力 .  

点评

明白您的意思了。谢谢! 真红锈跟铜质是咬合在一起的,沉在下面。 绿锈则不同,由内而外生发。 对比一楼这钱,确实可以感觉到红锈部位类似涂抹过的朱砂,覆在文字及地张面上。 顺便再请教您,这个判断跟图片颜色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11-5 12:49
大收藏网欢迎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3#
发表于 2013-11-5 12:49 | 只看该作者
前緣 发表于 2013-11-5 12:29
上樓已發三圖 , 剛給蔡老的回覆 !
您慢慢意會吧 …….
【銹 】人要識相(銹) , 多看生坑實物 , 加強銹的 ...

明白您的意思了。谢谢!
真红锈跟铜质是咬合在一起的,沉在下面。
绿锈则不同,由内而外生发。
对比一楼这钱,确实可以感觉到红锈部位类似涂抹过的朱砂,覆在文字及地张面上。
顺便再请教您,这个判断跟图片颜色光线强弱会不会有影响?

点评

顺便再请教您,这个判断跟图片颜色光线强弱会不会有影响? 這個問題跟蔡老一樣 , 請看上樓 .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11-6 01:38
一般實物肉眼來看 , 有時還看不清楚 , 反而經過照相顯明的圖樣 , 看得更清楚 . 塗抹黏貼的假銹 , 經過攝影可以一目了然 , 【众神仙和龙】紅班塗抹淡淺 , 這是根本不懂銹的形成 , 一眼假銹豈能當真 , 居然當珍來捧 .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11-5 20:59
大收藏网欢迎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
发表于 2013-11-5 20:59 | 只看该作者
小罐 发表于 2013-11-5 12:49
明白您的意思了。谢谢!
真红锈跟铜质是咬合在一起的,沉在下面。
绿锈则不同,由内而外生发。

一般實物肉眼來看 , 有時還看不清楚 , 反而經過照相顯明的圖樣 , 看得更清楚 .
塗抹黏貼的假銹 , 經過攝影可以一目了然 , 【众神仙和龙】紅班塗抹淡淺 , 這是根本不懂銹的形成 , 一眼假銹豈能當真 , 居然當珍來捧 .
這是我已清理過字根銹垢的康熙真錢 , 銅底膚色、紅班、綠銹層次分明 ,
一枚紅班生成的古錢 , 基本要件 ,一 銅底膚色變深 . 二紅班質應密實入骨 . 三綠銹質軟略鬆外顯 .
銹形成的過程 : 變化
銅色變深 →再生綠銹→綠銹質變紅班
銅色變深 →再生綠銹
銅色變深
銅體各部位銹的形成 , 因時間不同 , 也就層次分明 .


点评

前缘老师: 这枚康熙的“通”字比较奇怪? “满文”也看不清! 从这个照片无法看清楚“包浆”,抱歉!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11-5 21:23
谢谢指教!  发表于 2013-11-5 21:14
大收藏网欢迎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5#
发表于 2013-11-5 21:23 | 只看该作者
前緣 发表于 2013-11-5 20:59
一般實物肉眼來看 , 有時還看不清楚 , 反而經過照相顯明的圖樣 , 看得更清楚 .
塗抹黏貼的假銹 , 經過攝 ...

前缘老师:

这枚康熙的“通”字比较奇怪?

“满文”也看不清!

从这个照片无法看清楚“包浆”,抱歉!

点评

不好意思 , 照側圖是看字根內的形態 . 現補傳正圖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11-6 00:21
大收藏网欢迎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6#
发表于 2013-11-5 23:34 | 只看该作者
前緣 发表于 2013-11-5 11:22
蔡老 您好 ; 宋版只是順手取一明顯紅斑圖樣參考 .紅斑銹是一種常識 , 無須同時期的物件對比 , 任何有紅斑 ...

報告:前緣老師
您好!〝宋版只是順手取一明顯紅斑圖樣參考 .紅斑銹是一種常識, 無須同時期的物件對比 〞原來〝包漿〞〔銅鏽〕的形成與年代、銅質、環境---等等都無關!?感謝您的賜教。感恩!!
大收藏网欢迎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7#
发表于 2013-11-5 23:41 | 只看该作者
玉泉齋主

玉泉齋主 (4).jpg (153.85 KB, 下载次数: 30)

玉泉齋主 (4).jpg

玉泉齋主.jpg (113.94 KB, 下载次数: 15)

玉泉齋主.jpg
大收藏网欢迎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
发表于 2013-11-5 23:45 | 只看该作者
報告:前緣老師
您好!可否再請教---以上兩枚-----應該那一枚會是~相對〝正確〞的。感謝!

点评

不同的環境 , 不同的光線 , 不同的攝影 , 還有不同的時間 , 效果也有差別 .錢基本形態還是一樣 , 兩枚都不正確 , 再明一點說 ; 哪有根溝內的紅班深於銅面 , 銅面紅班不入骨 ,擺明的畫蛇添足 , 錦上添花塗抹之作 , 當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11-6 01:33
紅班外顯 紅班不入骨 這是外觀淺看 , 再深入一點 【根銹垢土】. 請教此花錢若真 , 當屬何代 ?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11-6 00:50
大收藏网欢迎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9#
发表于 2013-11-6 00:06 | 只看该作者
前緣 发表于 2013-11-5 11:22
蔡老 您好 ; 宋版只是順手取一明顯紅斑圖樣參考 .紅斑銹是一種常識 , 無須同時期的物件對比 , 任何有紅斑 ...

您好 ; 您是前輩 ! 客氣了 !
原來〝包漿〞〔銅鏽〕的形成與年代、銅質、環境---等等都無關!?
大大有關 , 息息相關 .
色班區別有些不同  , 銹面只是淺看 ,  銹底還有乾坤 , 那才是真章 , 可惜人都不碰 .
大收藏网欢迎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0#
发表于 2013-11-6 00:21 | 只看该作者
pbx5588 发表于 2013-11-5 21:23
前缘老师:

这枚康熙的“通”字比较奇怪?

不好意思 , 照側圖是看字根內的形態 .
現補傳正圖




点评

前缘老师: 谢谢提供正面图,这个图片细看很久,无法领会“包浆”的神彩,抱歉! 疑惑如前,麦老师是清钱权威,期待点解!@麥當勞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11-6 10:13
大收藏网欢迎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申请友链|Archiver|手机版|赏泉(原大中华大收藏网) ( 沪ICP备05041228号-3  

GMT+8, 2024-6-20 03:26 , Processed in 0.043306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