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赏泉-原大中华大收藏网

赏泉(原大中华大收藏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一键登录:

查看: 1162|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泉坛名家——钱币学家李佐贤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1-17 17:5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注册后登录更精彩!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泉坛名家——钱币学家李佐贤 (王增山)
/ D1 E( B& D1 f( V: V' ?5 E
' _; }. q0 y$ k0 s) f/ P

- i# A% G& A9 F" K
7 Q0 g+ r' j0 ~

! W3 D; z7 p/ o9 e) @5 C0 m* w9 U" a
       李佐贤、字仲敏、号竹朋、山东利津县人。生于嘉庆十二年(1807年),卒于光绪二年(1876年)。道光进士,官翰林院编修,汀州知府,又是钱学家、金石学家、鉴赏家。编著有《古泉汇》、《书画鉴影》、《石泉书屋类稿》等,尤以《古泉汇》著称于世。
  s3 a2 ~$ v- A) T$ E! s
  李佐贤于弱冠即爱好古币,原居乡里,囿于一隅,见闻未广,道光八年(1828年),解元后,游学于济洛、邹滕、京都之间,随地访求古币及有关学问。道光十五年(1838年),中进士,选为庶吉士,道光十八年,加科散馆,授翰林院编修,于国史馆有机会阅读抄录了大量的古籍。鲍康在《观古阁丛稿》中说:“李竹朋久居京师,借抄《永乐大典》中关于古泉一门,颇为详备”。为后来研究古币、金石、书画,集累了大量的文字资料。
% T# }1 T( y1 @; K& _  n
  李佐贤居国史馆九年之多,虽公事纷繁,但在公余,常到街市、厂肆浏览购买古籍、文物。当时,北京的琉璃厂、海王村是他经常出入的地方。每遇珍品,常节衣缩食,不惜重金购买,丰富了收藏,开阔了视野。他的同窗好友张铨对其长期备尝艰辛地专心收集古币、金石、书画十分钦佩,曾赠诗曰:

9 x1 {' m( c! o, q* S  敝衣淡食心自欲,海王村里觅古籍。
( W* h$ O% v' m8 `$ v4 O' p2 L. P
  收藏切磋几十载,泉汇画影成巨著。
" C: n9 v8 m7 x6 m& l: {4 ?  \1 j2 J

7 G3 g+ L7 r9 r9 {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加爱心加爱心 减爱心减爱心 微信分享
大收藏网欢迎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6-1-17 18:00 | 只看该作者
李佐贤为官后,宦游京都各地,与海内同好鲍康、刘喜海、陈介祺、吴式芬、吕尧仙等结为金石之盟,对所得古币,金石书画,以实物或拓片相投赠。他在《观古阁泉续说》和一些信札,真实地记录了他们结盟金石、切磋考据之学的情形:“致刘燕庭观察:聚首都门,时令教益……都市近鲜古泉,数月来未得异品,惟得一‘蒲板币’尚属精好,仅将拓墨呈览。又忆‘太和五铢’、‘直百五铢’尊处颇多,倘肯分惠数枚更佳,尊处所缺各品亦望开示,倘都门物色有获当寄呈”。“复陈受卿京师:敝藏古物无多,兹将精拓五十种寄奉请鉴,业已倾筐倒箧,仍撮土无增于太华,细流无益于江海耳”。之后,陈介祺则以“孝建四铢”拓本一册寄李佐贤。) P( {! b$ w. |0 W; o
  李佐贤每得古泉,随时分类嵌置板上,装套如书,极为珍视。每有余暇,常把来摩挲玩味,其时古色古香流溢于几砚之间,其乐无比。他几十年坚持不懈,广泛搜集,日积月累,收藏了大量古币。

- ~3 G9 `- G, ]/ m9 ], a2 A4 c; o
  咸丰三年,李佐贤辞官归里,咸丰七年复居京都,他把主要精力集中在古钱币的整理上,咸丰九年,开始编著《古泉汇》。他于治学十分勤奋严谨。终日身处陋室,摭拾资料,整理拓片,注释文字,每遇新异必偕同好反复验证。杨恺令在《鲍子年先生传》中说:“李竹朋与子年,编拓四五千品,暇则断其时代先后,证其笔画之异同,辨其面轮背廓,剖其微厘,至忘晷刻”。对所载之泉尤为审慎,鲍康在《观古阁丛稿》中写道:“竹朋对所载古泉,慎之又慎,仅见拓本,未经审定原泉者不载”。
9 }; Z" Q! }8 w9 h" f# f2 I% A# x% o, \

, u) g6 T8 _# l3 ?
: o' u3 @( k9 K# c% X4 s) s' R

$ [7 R6 }* V  j6 u
大收藏网欢迎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6-1-17 18:02 | 只看该作者
  李佐贤癖泉数十载,于刀布从不臆断年代,亦不强分先后,常为一泉之划代,辨其真赝与同好争论不休。同治癸酉元月,陈介祺欲订泉汇,以手评物稿寄之,有些看法竹朋不能悉从,与之辩论不休,直至分写于册中。1 p* q2 P! [3 H2 b' f  |
  同治三年(1864年)《古泉汇》编辑成书。鲍康作序并跋,胡士查工书,张铨题词。此书历经三十七年之多,凝聚了李佐贤毕生心血。全书共64卷,17册,集钱学著作之大成。收古钱拓本6000余种,钱范75枚。分元、亨、利、贞四集。元集大布,亨集大刀,利集圆钱,贞集异泉杂品,该书对春秋战国时繁多的刀、布首次加以考校分类;著录农民军及地方割据势力的钱币;兼收受中国钱法影响的日本、朝鲜、越南历朝钱币;将钱范及钱母列入钱谱中。其不少钱币是旧史籍中所未载者。《古泉汇》着重记述了钱币的出处,铸造方法和文字变化及流通手段。

8 X: a$ }. Q3 S- X. U/ a8 [) x# g6 F
  同治十二年(1873年)李佐贤与鲍康同辑《续泉汇》十六卷,补九百八十四品。随之又辑成《观古阁续泉说》,补鲍康《观古阁泉说》之未备,续说三十余篇,记述了钱币收藏研究的情况。
$ U1 ]" q( y/ N3 x' F5 n! `) B- {

2 f0 ~9 s% y0 }$ X. c/ j9 Z( {" U  《古泉汇》是我国钱币学史上的一部巨著。它集录了从春秋战国到明代流通的各种钱币近6000种,钱范75个,其中不少是过去史籍未载者。《古泉汇》着重记述了古钱币的铸造和文字的变化,是研究古钱学的重要资料。
/ U4 U) G  e4 f' I4 [; S) h

- H- A- \, P% X- p# @. d  《古泉汇》刊行已百余年,部分手稿存利津县文物管理所,其刻板早已散佚,李氏之旧泉现存辽宁省馆。
/ t$ O0 X& b* D

+ x6 e0 O# G9 X
4 F& u) m- Z& Q" a, m- T+ }
' l' q' T" P" f
来源:《中国钱币》

- m) b5 u% L! B7 `
+ @$ E+ B; e5 j, x! P+ P
$ h, X5 l1 b' _* \6 l" b; e9 B& ~

" }5 W; M! E( C7 r' V* E
大收藏网欢迎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6-1-18 14:24 | 只看该作者
向前辈钱币学家学习致敬。
大收藏网欢迎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申请友链|Archiver|手机版|赏泉(原大中华大收藏网) ( 沪ICP备05041228号-3  

GMT+8, 2024-6-3 22:51 , Processed in 0.056459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