惡月、惡日之說,是我國較早出現的歲時禁忌習俗。早在戰國時代,視五月五日為惡月、惡日的俗信就已存在。《夏小正》曰:「此日蓄探眾藥以蠲除毒氣。」《風俗通》則云:「俗云五月到官,至免不遷。」「五月蓋房,令人頭禿。」不僅五月諸事不吉,就連五月五日所生之子也被視為不祥之兆。王充《論衡‧四諱》記載當時風俗,「諱舉正月、五月子。以正月、五月子殺父與母,不得舉也。已舉之,父母禍死。」戰國時代,以養士聞名的孟嘗君田文,生於五月五日,其父田嬰根據當時的俗信,當其降生時就要把他遺棄,幸虧其母私下撫養才長大成人,後來他成為一代名士。其父母不只未因「舉之」而「禍死〕,田氏門楣反而因他而生輝。雖有此前古之鑑,但漢代人仍然迷信這種惡俗,足見這種俗信影響力之大。不過,僅僅以這樣的俗信作為端午節的源頭,說服力過於單薄,不能令人信服。 端午源於夏至說,注意到了時令,五月五日是和夏至很接近的盛夏之時,所以端午節中就融進了夏令的飲食、服飾、禁忌等風俗。《風土記》云:「仲夏端午謂五月五日也,俗重此日,與夏至同。」似乎端午確乎源於夏至。但是端午的節俗,不僅是夏令的飲食、服飾、禁忌等風俗,因此,斷言端午的源頭就是夏至,僅此而已,別無其他,也是相當勉強的。 端午源於吳越民族圖騰祭,聞一多先生在其《端午考》與《端午的歷史教育》兩文中創立此說。他認為古代的越民族以龍為圖騰。為了表示他們的「龍子〕身分,鞏固本身的被保護權,每年五月五日,舉行一次盛大的圖騰祭。其中的一項活動即是登上龍形的獨木舟。在擊鼓聲中,於水上競渡爭先。競渡習俗即由此而來。此說自然有一定的科學性,但競渡之俗並非吳越民族所專有,且競渡的時間也不盡相同。清代史學家趙翼在其《陔餘叢考》中說:「競渡不獨午日也,今江浙間多用春日,疑非本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