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赏泉-原大中华大收藏网

赏泉(原大中华大收藏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一键登录:

查看: 1357|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泉坛名家——民国时期沪上古泉收藏家齐斋-张叔驯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1-17 19:4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注册后登录更精彩!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泉坛名家——民国时期沪上古泉收藏家齐斋-张叔驯 (包常燕)' J# A: I7 T, S% k/ C
' W& n/ Z# p6 x7 v4 I
: X2 s* k/ i- i" b- l
  由于历史与地域原因,上海成为民国时期中国艺术市场的核心地区。这一时期的上海活跃着一批有学识、有志向并具有相当经济实力的大收藏家。在古泉界,出现了名噪一时的“南张、北方、西蜀罗”“南戴、北骆”等著名的为后世影响甚大的收藏大家,形成南北对峙的局面。这时,以上海为中心,遍及苏杭等地,古泉收藏家群体以数十人为首,形成数千人规模。他们荟萃一堂,组成了中国钱币史上最重要的收藏群体,是钱币收藏史上的一段最令人难以忘怀的岁月。
3 {- f- S# ~( }& q) I" ~, @8 h/ m* [+ O  X
  于是在清代金石学和训诂学之后,中国钱币学肇兴于此。以张叔驯、罗伯昭、戴葆庭、马定祥等为领袖的海上诸泉家,成为了那时上海艺术市场中的翘楚,同时也为日后整个中国钱币学的发展,做出了不朽的功勋。他们卓越的藏品质量与收藏理念,加上超凡的魄力和孜孜以求的精神,对当下陷入经济危机笼罩下的钱币市场发展有着指导与借鉴意义。

2 a! f- C( S- O' |; Z1 ]. P  ?0 ]
2 w! B* j7 B$ G, [- s6 r

: s- l5 \; W0 E# L: l  齐斋——张叔驯 # N# n% g$ ]' k; X. r
   & K0 Y; q+ H/ X# t
  上海收藏古泉第一人,当属上海纺织实业家,民国时期赫赫有名之南浔张氏家族巨贾张石铭的第七子,民国元勋张静江之侄,收藏大家张叔驯(1899—1948,名乃骥,号齐斋)。张叔驯的收藏完全继承了古泉界对其家族的评价,甚至将它推至顶峰——“家学渊源,耳濡目染,见多识广,精于鉴别,性又好古玉古泉,而嗜古泉为尤酷,大力搜求,不惜巨资,各地奇珍,多为所获。藏泉之富,甲于东南,与寓居津门之方劬园,并驾驰驱,时人号日‘北方南张’,盖今世之南北两大家也。”

# p+ @0 H: C4 X/ O4 }! y% }" o" j0 c; L+ x# K/ l7 R( y
+ G+ j; Y! ^( P- y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加爱心加爱心 减爱心减爱心 微信分享
大收藏网欢迎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6-1-17 19:42 | 只看该作者
  每位收藏家都有其刻骨铭心的藏品。张叔驯收藏的五代钱天下卓绝,有刘守光之应天元宝背万,轧圣元宝背百及应圣元宝背十,天德重宝背殷,天成、保大等。至于王莽之“国宝金匮直万”“六泉十布”一应俱全;北宋靖康通宝、元宝各种版式几乎齐备,两宋各色铁母数以百计。就连赫赫有名的齐国大珍六字刀居然收藏有16把之多。不过在这些藏品中,他最为得意的是得自于戴葆庭的南唐大齐通宝,因而自号“齐斋”。 9 \& {& R7 K* H: P6 Q
  
/ @8 F* i! U2 D+ [  除了精于收藏之外,他还广泛地弘扬钱币文化,组织协会,创办杂志。1926年张叔驯在上海创办了中国第一个钱币学研究团体“古泉学社”,次年《古泉杂志》刊出,成为我国正式出版得最早的钱币专业杂志。抗日战争爆发后,张叔驯携带自己的2000余枚古泉精品去了美国,失去音讯,现在他留在国内的一部分藏品已经入藏上海馆。5 v; J( H6 t% @7 C* t& `4 o! n

, K0 K' {4 X& m' M& Q  s; i' j! S3 Y" Z+ H
来源:《艺术市场》

% W* \6 A1 E/ Z0 d, W1 C
大收藏网欢迎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6-1-18 14:09 | 只看该作者
向前辈钱币收藏大家学习致敬。
大收藏网欢迎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申请友链|Archiver|手机版|赏泉(原大中华大收藏网) ( 沪ICP备05041228号-3  

GMT+8, 2024-6-4 00:09 , Processed in 0.045868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