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赏泉-原大中华大收藏网

赏泉(原大中华大收藏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一键登录:

楼主: 晓得艺术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fwang2450泉友“读书札记” 连载 (转)

  [复制链接]
11#
 楼主| 发表于 2015-10-10 22:08 | 只看该作者
第十篇:美国币市的起伏/ k7 a2 M) W& M% z# V' Q
0 L0 T" z) N; c
和新中国金银币的币市相比,美国币市的历史较长,而且有比较详尽的资料记录。参看一下美国币市的起伏,可让新中国金银币的收藏者和投资人借它山之石,举一反三。+ u# J2 G  c/ z4 p4 {4 B

+ T  D5 D# F/ O) V# N以下是美国币市从70年代末到现在的走势图:
; q2 L, Y4 F3 D9 Q8 a
) c% n" U% x) g% l8 s , y) }6 R4 O& ^  \* u& |4 g0 b8 ]: n
: V- p: o& }) @2 V2 j; O
图中显示的是PCGS3000指数,也就是PCGS根据三千种美国钱币的价格算出的指数,和道琼指数类似,可看作美国币市的整体价格指数。该图上有两个急升阶段,一个小规模急升出现在1980年,与当时金银价格的飙升段相吻合。以下是20世纪黄金走势图:# _# @' L3 B$ j

2 I8 F/ T; }* e : ^  i" i5 f2 {% M& y) H
; c/ E- \- C3 F# Q! r4 M
美国币市的另一个高潮出现在80年代末,而当时黄金价格并未有显著变化。那么币市的飙升和泡沫化就另有原因了。根据Travers的说法,对评级币的炒作和场外资金的介入是当年币市大起大落的始作俑者。随着PCGS和NGC在80年代末期大力推广评级币,一个前所未有的钱币交易方式,即“不看币交易”(sight-unseen),受到广大币商的鼎力支持。随之而来的便是大规模炒作评级币,包括电话和电视推销等。其结果是币市价格节节上升,并引起了华尔街的注意。Kidder Peabody和美林公司设立了合伙人基金,引导投资人进入币市,币市一片繁荣景象。1989年5月前后,钱币成了美国最红火的投资标的之一。商业和投资刊物、媒体广泛报道评级币,华尔街日报在头版上报道了币市的新荣景。9 Q$ B; e! S/ s, w9 L  |$ F

3 W2 ]& l- o) {& t7 G4 v9 E; X  z可惜好景不长,当价格远远背离价值时,泡沫必然会破灭。随着投资基金不规范运作的曝光,投资人开始离开币市,从而引发了美国币市在90年代初的崩溃。从图中可以看出,自1990年币市泡沫破灭以后,至今美国币市尚未恢复到当时的一半水平,令人不寒而栗。
/ ?: M3 g  Z+ ?4 G2 ?/ R4 h' D8 O/ ~8 l" x9 ?' g$ }9 G# U7 ~  N3 x
不过也不是所有的投资者都在美国币市上丢了钱。以下是PCGS稀有钱币指数:, X6 o% _$ l& C, }5 _; q* s( `: d3 o
- q; O/ e) M7 M
# @( p7 ^* W$ t$ Z0 R. v
# Q8 _6 N, {: z+ @; `
从该图中可以看出,稀有钱币在80年代末并未随整体币市同时狂涨,随后也并未猛跌,而且最近十几年来始终保持了稳步上升的势头,因此稀有币的投资人获得了丰厚的回报。
4 w" r9 y7 z( @' g
( @( {2 t/ y# j  l9 \1 ~
美国币市和中国币市不完全一样,钱币种类、集藏水平、市场操作各有特色,但是美国币市几十年来的起伏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可供有心人参考。
# _. ~8 ]9 D# `3 w' c, _; t9 I3 z
大收藏网欢迎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15-10-11 07:43 | 只看该作者
好文章,学习、赞赏。

点评

谢谢!  发表于 2015-10-11 20:58
大收藏网欢迎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2015-10-11 21:00 | 只看该作者
第十一篇:约翰-阿尔巴尼斯(John Albanese)和他的CAC (Certified Acceptance Corporation)' ]. ], b) U, l$ s' r5 r. _/ m6 {/ W
8 u5 Z  R4 k2 H

3 b( P- s- Z/ _. ]在美国钱币界,约翰-阿尔巴尼斯可算是一个有名人物了。他本来是一位成功的币商,于1986年参与创建了PCGS,而后又从PCGS出来,成立了NGC。他在1998年卖掉了在NGC的股份,回去干他的老本行,从事钱币经营。1 A& {7 G! a: q. ?" F5 e) z( E

7 \; S" I; }/ B3 H3 w1 y但这位老兄生性不安分,喜欢打抱不平,往往做出一些惊人之举。前面一篇札记中提到评级币在某一级别中还可分为A(高端)、B(中端)、C(低端)等品相。有些币商就利用这些区别做文章。他们卖给收藏者的评级币总是低端品相,而收购高端币时也是按低端币的品相付钱,然后重新送评升级或按高端品相出售赚钱。如果是稀有币,这里面牵涉到的金额巨大,比如说一枚1801年戴帽半身10美元老鹰金币,MS-64级为15万美金,MS-63级为6万美金,而MS-65级为27.5万美金。那么MS-64级低端币的价格应该在10万美元左右,而MS-64级高端币的价格则应该在21万美元左右,上下可差10万美元。' P  U$ a' O1 P3 i/ a, @6 i
- H+ r' y9 O* B. l( \
1801年戴帽半身10美元老鹰金币:, y7 `9 `! c' l: k

" k  I, _7 X) C- r6 o: j
. i$ ~% Y2 q* j评级币的另一个问题是评级的不稳定。PCGS和NGC成立之初打分很严格,后来渐渐放松,以至于许多早期的币重新送评时会升上一级。评分往往还会随着市场起伏而有所变化。币市低潮时送评的币少,评级师时间较宽裕,评级就比较紧,而币市红火时,大量钱币送评,评级师忙不过来,评分就松一些,尤其是在钱币展销会上现场评级时。这种情况称为“评分膨胀”(gradeflation)。(现在明白为什么有些新中国金银币卖帖中要强调“美国总部评级”了吧?不是此地无银三百两。)6 D5 g1 r/ w/ t6 e, h
5 L# H# p/ r) ~5 |4 f9 w! l
评级币这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约翰-阿尔巴尼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于是重新出山,在2007年成立了CAC,目的是进一步鉴定PCGS和NGC的评级币。如果说PCGS和NGC是钱币品相的裁判,那CAC就是要充当裁判的裁判。CAC只接受PCGS和NGC的评级币,不接受裸币或其它评级公司的评级币。CAC将PCGS和NGC的评级币鉴定以后,会在盒子上贴两种标签。绿色标签表示原来的评级公正,属于该级别的高端或中端品相,而金色标签表示原来的评级偏低,重新送评有可能升一级。对于该级别中的低端品相或评级偏高的币,则原样送回,不加任何标签。  Q% T0 X+ |+ a0 \  Q1 u6 |! C9 m( y
2 `( V/ o7 y2 C; @5 n
CAC绿签:3 u' D, I5 L+ a+ {- b

# s  _2 y5 u5 K5 n) a* @2 {( E' Q4 u0 T, r2 a
CAC金签:( P. ^8 i1 P( d- j6 V" y% q
: [$ E& _( }8 }. l" r' @' f! w
9 I& n1 l+ S$ l. h7 T+ y* w, o
自成立以来,CAC的业务基本上集中于美国的稀有评级币市场,已经受到币商和钱币收藏者的认可。贴上其金色标签的评级币可卖到上一个级别币价的80%-90%。CAC对新中国稀有评级币的未来影响还有待观察,有兴趣的币友不妨前往CAC的网站www.caccoin.com浏览一番。
2 e% X' g, o, W" K! }4 ~5 b
1 f2 h# [; c1 J
大收藏网欢迎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楼主| 发表于 2015-10-11 21:03 | 只看该作者
第十二篇:钱币医生的那些事儿2 N0 Y' {# h7 S7 s

* a9 W$ l1 [( U1 y" l8 `英文中有一个说法叫coin doctor,译成中文就是“钱币医生”。顾名思义,他们的使命就是医治钱币上的那些毛病,比如说不雅观的包浆、擦痕、无原光等等。这些“医治好”的钱币然后就堂而皇之地被卖给收藏者或投资人,坑害他们。
- c3 ~, [/ O$ v0 M: l9 _8 r1 ^* ~6 Y! U1 c& @
钱币医生和造假者不一样。他们不伪造钱币。他们的目的是通过对真币的加工,提高其品相和评级,从而牟利。比如说一枚银币经洗过以后,可以从64级提升到66、甚至67级。稀有币提高一级就能多卖成千上万美金,因此这个行业的利润非常可观。, E. D5 q/ Q# `6 }- ]
& l; ]7 t, ~' D9 u. f' _( K
钱币医生最简单的加工方法当然是洗币,其次是制作人工包浆。其它业务还包括用腻子填补微小的伤痕,或者用车蜡或环氧树脂给钱币上光,做成假原光。高级的钱币医生会补洞,或者用激光消除币上的发丝痕。6 H* q) L  Z9 x
+ K. t, x+ p' ?& v& j' z
清洗以后加上人工包浆的摩根银币:( [3 M9 F( n5 W9 D1 `& Y
' s- G6 d( C/ B- g  S6 q
. Y9 ^4 S7 ]% F- s8 t# x5 a8 W, I* \
Travers采访了一位美国币商,了解了钱币医生的一些情况,比如说是何种人物、如何获得报酬等。钱币医生一般不自己买卖钱币,而是和币商合作,有些衣冠楚楚,有些则不修边幅。有些是按小时收费,但高级钱币医生是要和币商对半分成的。据这位币商透露,经过钱币医生加工的铜币在评级币中可占到百分之90%左右,但银币和金币的比例要小得多。) y& _. f& k2 U, Z

+ \; ^) g6 S; G. X  S按照评级机构的规定,经过钱币医生加工的钱币是不予评级的。但是分辨出经过加工的钱币谈何容易?拿铜币来说,刚用山奈洗完的铜币焕然一新,当然逃不过评级师的眼睛。但是如果把洗过的铜币放上个三、五年,让其稍稍带上一些自然包浆,评级师是看不出来的。银币就更不用说了,清洗得当的银币马上拿去评级也照样通过。至于人工包浆,那些手段高明的钱币医生造出来的包浆完全可以以假乱真。有些加工过的钱币就这样进入了评级盒。- Z5 W" B/ i: b4 C+ K

7 }3 i' l4 Y; n' U8 y" n评级公司对加工过的钱币恨之入骨,因为如果加工时处理不好,比如说清洗不彻底,化学物质还残留在钱币上,时间一长就会造成钱币变色。这时钱币的主人可以找评级公司讨说法,如果原因是评级公司把加工过的币评级装盒,那么评级公司要全额赔偿。因此评级公司想尽办法要找出加工过的钱币。PCGS于2010年启用了称为Coin Sniffer的检测设备,来检查钱币表面是否含有相关金属以外的化学物质。而PCGS的母公司则于2010年5月将16个币商告上法庭,因为他们经常把加工过的钱币送评。这些措施起到了震慑作用,但钱币医生这个职业恐怕将无法根除。' Q! H* ~8 {4 [, ^6 O

* t5 S/ j  W- D' Y* m5 l5 {, |9 F. Y  nCoin sniffer:) r; q9 x" n3 y' C. J1 O

" C7 U* I0 f- v( Q
大收藏网欢迎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楼主| 发表于 2015-10-11 21:04 | 只看该作者
第十三篇:评级币重新送评的经济利益
; ^/ K% [  f: h, D% G9 x" K
3 S( E* a3 s6 [. j9 ~因为各等级的稀有美国币之间差价巨大,而且评级本身具有不稳定因素,因此将评级币重新送评在美国钱币界就成为最来钱的方法之一。比如2005年时,一枚MS64的1944年“行走中自由女神”半美元银币值56美元,而MS65分的价值高达500美元。如果一枚MS64的高端品相银币重评后能升到MS65,就等于升值了好多倍。正因如此,砸盒重评已成了美国钱币界的正常现象,有些币商甚至重新送评十几次。(这意味着NGC和PCGS的评级统计报告对研究实铸量、存市量意义不大。)这种行为不限于小币商,大币商如Heritage拍卖公司的董事长James Halperin更是砸盒重新送评的老手,并从中获得了巨大的经济利益。% u# o+ T6 M& z$ ?1 T* p0 ~
( Y' p$ p0 Q5 f+ C: F! j* ^3 z" x
将一枚已经评级的钱币重新送评有三种方法。一是砸开评级盒,把钱币拿出来作为裸币重新送评。二是交叉送评,也就是把NGC评的币送给PCGS重评,或者把PCGS评的币送给NGC重评。另外NGC和PCGS还接受自家评级币的重新评级 (regrade) 。在这三种方法当中,砸盒重评的潜在利润最大,风险也最大。
- X) K5 w% t$ e! [' g. ?. ~
; ^) b. ]7 Y( O" u# g" ^- Y4 O砸盒重评成功的关键,一是对币的品相有准确的判断,也就是说,该币必须具有这一等级中的高端品相,这样重评后才有可能升一级,否则重评的结果有可能是降一级。其二,必须掌握损益比。比如在同一类币中,MS64的为50美元,MS63的为38美元,而MS65的为250美元,这样就值得砸盒重评,因为降一级的损失为12美元,而升一级的收益为200美元。和收益相比,损失可以忽略不计。Halperin说他脑子里有一张表,当中一列是现有评级币的价格,左边一列是低一级的价格,右边一列则是高一级的价格。只有损益比到了能够接受的范围时,他才会砸盒。
% `' w* _/ }/ g' a: O0 g* ~6 E* d* L9 B' V" [. y3 F  z
砸盒的最大风险还不是降级,而是砸了以后再也进不了评级盒。上一篇札记说过,钱币医生加工过的钱币有些也混进了评级盒。如果把这些钱币砸出来重新送评,就可能被评级师察觉出来而拒评,被装入“裹尸袋”中送回,这时稀有币的损失就大了。( ^9 i9 t( m4 A# A
. L% f' l% B7 [4 y
相比之下,交叉送评和重新评级的风险就小得多。送评人无须砸盒取出钱币,而是将原盒送交评级公司。如果重评的结果达到了送评人的最低标准,评级公司就会砸盒并重新装盒。如果达不到送评人的最低标准,便原盒送回,但有一个条件,就是送评人的最低标准不得高于现有的评级。据说评级师在交叉评级或重新评级时不受原来评级的影响,甚至都不会看原来的评级分数。但是这样的评级是透过评级盒进行的,因此评级师一般要保守一些,重评的分数变化不会太大。如果升级不成,送评人最多损失一笔送评费和邮费,这些在美国都不贵。
4 y: k' ]; _* `& B9 `
大收藏网欢迎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楼主| 发表于 2015-10-11 21:09 | 只看该作者
第十四篇:假币种种
  j( g2 g$ W3 Q3 _: `
8 [8 ?  S" I( l- g1 X都说中国假币横行,其实美国也好不到哪去。在八十年代中期第三方评级公司出现以前,假币是美国钱币收藏界的顽疾之一。尽管美国1973年就立法规定假造货币(包括外国货币)是犯罪行为,但无济于事,假币照样泛滥。只要造假规模不大,执法机构也无暇来管。只是评级公司出来后,在评级的同时兼做钱币真假鉴定,这一来才把假币的气焰打了下去。(由此看来,假币的问题还是要靠市场解决。)7 P! ?4 h$ e) u

: G$ {5 I% o' W# `/ `) Z  a# qTravers在其书中介绍了三种钱币造假的情况,一是改币,二是铸造假币,三是压制假币。
) W7 f8 v4 J' C, F7 m. c
- p& g/ }& \+ `1 f; E所谓改币,就是对真的钱币进行改动,把普通年份的币改成稀有年份的,如把8改成6,把4改成1,或者在币上加上造币厂厂标,如旧金山造币厂的s厂标,或者去除现有厂标。因为美国币中许多是流通币,本身带有流通中造成的各种磨损,经过改动的币不注意还真看不出来。以下是经过改动的林肯分币,年代从1944改成了1914:
/ y; o& x# l- V* q, p+ d, i: B# H$ S8 a2 f% b
+ i( ^. E/ S" P% L- s

( H. o+ |( i0 O, W" v. X铸造的假币比较容易辨认。铸造假币前要用真币翻模,在翻模过程中会损失一些细节部分。因此翻模铸造出来的假币比较粗糙,表面不平,细节不清,甚至留下毛孔。即使以下这枚质量还算好的假摩根银币的正面还是缺少许多细节部分,如老鹰胸口的羽毛:* c  h: {- W0 s

: d9 l; y1 L- Q ! H  n: t! i/ ]0 e& K7 o

( l# o! H' C: f/ A  {) e这是真币:! [! G6 A6 v5 k( J( [" w

8 w" a2 q3 a( e $ J: J' F1 S* ?* ~- p8 l; G
! W7 \$ Y, Q. N0 c
翻模铸造的假币的边齿非常粗糙,间隔不均。下图中是真币(上)和假币(下)边齿的比较:
6 D6 r# k+ ^2 r3 h
! N# z. T3 p: R% v5 }, n% W4 n% g - A/ P7 h. f# f8 |

( d  e* K- {8 M1 q无论有没有边齿,翻模铸造的假币边上往往有一道铸痕:  q1 u3 ~! J/ ^) z# ^6 |# V
, F( e2 E6 Z- F8 q  C

; ?$ e+ @+ u2 C% O/ _( t- c3 G9 D$ O3 m5 c9 L
用电铸版 (electrotype) 技术翻模铸造的假币能够保留较多的图案细节,如下图:: S* F) P8 O+ q7 |5 y' J9 L3 g" [# {" G
- _' r+ O% U# _/ }( @

) v( }9 k0 N. I0 K
* j/ ~: @) w6 O! Y& w尽管如此,这类翻模铸造的假币上比较粗糙的表面和币边的铸痕还是会露出马脚:
& n8 X+ L. M' B6 D3 @/ N  F
6 B3 E' j, M& d1 _# Z4 N
. }/ x+ U; e5 j0 @, u) X9 T% ~$ r最难辨识的假币是压制的假币,因为它们也是用模具压制而成,其精度可以乱真,有些还是用真正的贵金属(金、银)制成,就连经验丰富的币商也难免打眼、吃药。对付这类假币的最好方法,是了解假币与真币不同的特征,如图案和文字的位置、形状等。(美国猫王Peter Anthony有一个真、假熊猫币比较的网页http://www.pandacollector.com/rogue.html)。问题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有时候假币的特征刚刚公布,造假者便会根据这些信息来修改模具,掩盖这些已知特征。因此没有把握时,尤其是网购时,还是买评级币比较保险。
8 Q+ I  H5 K- G# w4 G' ]
大收藏网欢迎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楼主| 发表于 2015-10-11 21:15 | 只看该作者
第十五篇:PCGS的新动向2 g1 Z0 S! ^: Y$ e- H
0 W8 b( @8 e; F6 u6 T
PCGS这几年动作不断,很有意思,一方面是出于对市场的回应,一方面是要加强和老对手NGC的竞争。
/ g2 ^0 G7 d3 y- y3 Z0 `8 N% \3 G$ l4 n# C' P6 w0 H
PCGS在2010年3月推出了Security Plus服务,在美国钱币界引起不小反响,被誉为一项技术突破。所谓Security Plus就是利用计算机成像技术,建立送评钱币的独特“指纹”,又称作“币纹”(Coinprint),然后将其存入数据库,并加上一个独一无二的编号,供日后调用、参考。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防止有些人将评级币砸盒以后做手脚,如清洗、加人工包浆,然后重新送评,以求评分升级。PCGS通过一个称为CP16钱币分析仪的桌面识别系统,可以轻易对送评的币进行扫描,并确定该币以前是否送评过。该系统有能力识别经过改动的钱币,当然前提是改动前的钱币已经通过Security Plus服务存档。Security Plus服务要多收25%的服务费,而经过其评级的钱币在标签上会加上特有的金盾标记。这项服务目前还处于发展阶段,等到其数据库中存入大量钱币资料后,其影响力才会充分发挥出来。
& B- i7 m/ R! E$ n1 q' Q6 S/ \& F2 H$ l+ q
CP16钱币分析仪:
  y$ ]2 q. G# l; H 0 o. k% V  I, B$ y+ g; v
6 d0 l  V9 ]* I# C! x; N+ J, ?

  M1 i- g/ u& h5 w1 C7 D8 u" z/ \
在推出Security Plus的同时,PCGS开始对评分加上“+”(加号),如MS65+,以表示该币在此级别中属于高端品相,与上一级别的低端币相差无几。该做法最初用在Security Plus评级币上,后来推广到所有PCGS的评级币。这样做是回应市场对品相进一步细分的要求,而反过来又对市场交易产生了影响。美国币商之间的大规模交易分为“看币交易”和“不看币交易”。在“不看币交易”中,因为币商看不到实际的钱币,即使有评分作为参考,他们还是会设想币的品相处于该级别的低端,出价时偏向保守。而带加号的评级币可以保证属于该级别中的高端币,因此一律作为“看币交易”对待,而不管币商是否有机会亲眼看币。+ G/ ~4 {. u* a5 o1 m6 Z  ~
3 w0 X6 ^9 s. o
其实PCGS一直在探讨是否有可能改进谢尔登的70分标准,几年前曾公开讨论过是否采用100分制,但因为用70分制评出的钱币数量巨大,重起炉灶会造成很大的混乱,只好作罢。不过PCGS并没有就此打住,而是在内部启用了700分制的评级系统,也就是说把分数范围扩大了10倍,使得评分更加精确,只是在最后对外公布时再把评分转回70分制。所谓带加号的评级币,实际上就是700分制中个位数为7到9的币,如MS657到659可转成MS65+。据说PCGS有意将700分制推向市场,是否会成功,我们可以拭目以待。
, G3 l/ K7 R! j; F3 p  h9 b5 U+ g, Z0 e
下图为带加号的PCGS Security Plus评级币:9 i: o2 `! E, @4 D6 y) I8 m1 j/ d4 Z
' Z2 }6 E4 q8 [

; A# ~  `3 w1 V/ u$ H! M
: s( w  q: N/ [- {) \* g; [9 b
大收藏网欢迎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楼主| 发表于 2015-10-11 21:28 | 只看该作者
第十六篇:洗币与原光
$ ?, L' o: N: J0 J( n! V5 E( X' W1 T8 h# Q. j9 t% g
洗币是一个容易引起争议的话题。虽说人人都喜欢银币的五彩包浆,但市面上见到的包浆多是这模样:2 A; q; b  ^' y
( d- ~# E& u7 e- p" X: L7 t
+ A* P9 A2 x5 I; k6 F9 l( ]/ m5 e

3 [, {0 z4 {" a# \* b' ^9 b( `反对洗币者说钱币无论如何都应保留自然状态。赞成者说不雅观的包浆就像人没有洗脸一样,洗去更好(http://bbs.jibi.net/dispbbs.asp?boardid=70&id=230133&page=&star=2)。事实是洗币的现象大量存在,根据和Berman和Guth的说法,美国市场上的银币大约有一半是洗过的。
2 D4 N: _: |/ r: o; a' m3 Z$ K7 b3 z1 J
洗银币的溶液一般含有硫脲,这种弱酸是美国洗银水的标准成分。尽管其酸性很弱,但还是有腐蚀作用,如果在洗银水中浸泡的时间过长,或是反复浸泡,会对银币的原光造成影响。9 C7 r1 b' k' f2 ^6 q
/ S& B* E9 d) b8 K% a2 \
提到银币原光,许多文献将其与“车轮光”(cartwheel effect) 等同起来。其实原光有两种,一是精制币的镜面效果,二是普制币或喷砂币上的车轮光。洗币不当对两者有不同影响。- u* o) {0 `* m. m1 u- J

5 V) }  S. T! M6 o  m5 G摩根银币的车轮光:4 b* b" B8 c( W4 m
/ I# C  z# s( c8 X/ U$ x
" h* N+ ]5 Y7 k% l- ^6 u9 s
: w5 f* W% v1 Q; T, B5 l
即便是普制币,因为一开始压印时模具的光洁度很高,其效果和精制币相近,评级机构称其为“prooflike”,即近似于精制,甚至DMPL (deep mirror prooflike, 近似于精制并带有强烈镜面效果)。因其镜面效果很强,这些初打的普制币根本没有车轮光效果或效果非常微弱 (http://coins.ha.com/c/ref/glossary.zx)。7 O- ~3 G0 i2 n; I7 P- t0 \
2 w' k$ T+ P2 w0 f
具有DMPL效果的摩根银币:! v4 L6 i: s( [' J

( z8 o/ H1 W7 g2 |- [: S+ y0 ~
5 Y6 C1 }4 y4 K0 T
1 s6 y* u' P6 {, x每次压印钱币时坯饼的金属会从模具中心向四周伸展,渐渐在模具上留下细微的擦痕,这些擦痕压印在钱币上就是所谓铸痕 (flow line),在电子显微镜上放大3500倍以后是这样的(取自Travers的书):
- L* Q; s* h9 a$ s# G
# l# l/ h3 w! K5 C
( t: Z+ X  @0 C% e* N6 U8 Q& c. A
* s8 h) n) a! Y& j' N车轮光就是这些铸痕在不同角度下的反光效果造成的。因为美国收藏市场上绝大部分是普制银币,如摩根银币,因此往往把车轮光和原光等同起来。而中国现代纪念银币大部份是精制银币,所谓原光应该指镜面效果。本人刚入门时就曾因为在精制银币上看不到车轮光而大惑不解,傻了一回。想来如果在一枚精制币上见到车轮光,那么压制该币的模具就已经使用过度、留下铸痕,应该重新抛光或更换了。8 g% l/ R* o: I' f$ ~) [/ h0 {/ {1 {
% C, a, d& B3 @; C9 ?" f
洗银水对镜面效果和车轮光的破坏方式不一样。镜面效果要求极其平整的表面,洗银水使用不当,会在银币表面留下细微的腐蚀痕迹,减弱镜面效果,使其起雾或发花。这种情况在局部使用洗银水时尤为明显。
, i9 T5 y( \) p) [6 h4 R
$ U- n& l6 E) }洗银水对车轮光的破坏,源于其对铸痕的腐蚀。以下取自Travers书中的照片,显示铸痕在不当清洗前(上)和不当清洗后(下)的状态。下一幅图中的铸痕在清洗后所剩无几,不能有规律地反射光线,银币便发暗、发灰,失去生气。
$ z. c% x/ ~0 H
6 N4 G/ S& o/ ^' F( u : [6 Z3 N7 o8 x3 u

0 i2 @# G6 I) k& H9 g
6 W1 ~2 K% I# m2 f7 W6 f. {$ |9 N
由于洗币的这些潜在风险,这两本书一致强调,洗币最好留给专业机构去做,如NCS或PCGS的保养部门。如果币友有心自己洗币,一定要做足了功课以后再动手,千万不可匆匆上阵,以免抱憾终生。
* v0 U9 B0 [! t  j& q# [
大收藏网欢迎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楼主| 发表于 2015-10-11 21:29 | 只看该作者
第十七篇:美国钱币市场的价格体系
: d5 a* u  M8 T" n8 V  x
% |; C" f" h% Q+ x. j8 |! @) I美国钱币市场比较成熟的标志之一,就是有透明的价格。美国钱币市场的价格分为批发价和零售价。批发价是币商之间交易的价格,零售价当然就是币商卖给散户的价格了。
5 _# \( ?# m* p8 D- N9 z4 C9 u7 @6 Y3 d  a4 I& |
无论是零售价还是批发价,都可以在市场上找到相关的价格表或价格指南。通常钱币的零售价列在“红书”(Red Book) 中。这是A Guide Book of United States Coins(美国钱币指南)的简称,因为该书封面是红色的,所以称为“红书”,其中有6000多种钱币和章,已经出版了六十多年。
2 {0 z9 `+ {+ O
  N; d2 b" v  @8 p# K8 K7 x红书:2 C+ ]+ [; `6 r1 Z) i; }
6 V4 t' I$ p7 p, P2 D' ~4 M

/ U% m1 U1 p4 U2 ^% `4 u该书每年出版一次,因此其中的价格并不能反应当前市场价格。即便如此,钱币收藏者还是可以从中得到一个大概的价格范围,除非市场近期的起伏很大。
* ^) t) d) i; y% L% [9 V# O2 L9 z
" F- a: e) x8 i0 V6 ~币商之间的批发交易,是以“灰表”(greysheet) 为准的。“灰表”是CDN (Coin Dealer Newsletter,币商通讯) 的俗称。该价格表每个星期更新一次,能够较为及时地反应当前的市场情况。批发交易另外还有一个“蓝表”(bluesheet) 作为价格指导。“蓝表”是 CCDN (Certified Coin Dealer Newsletter, 评级币商通讯) 的俗称,其中列出的价格是评级币的价格,也是所谓“不看币交易”的指导价格。这些价格表不只对币商开放,只要付订费,任何个人都可以订阅这两个价格表。
8 ?# i& J( ?; B( U
  ^4 o9 s+ Q% m灰表和蓝表:
7 N9 X% h3 ]) R" s1 F" O$ T
6 S8 ~" M& E8 R2 a+ w" rBerman和Guth总结了价格表的几个好处:
- s2 H2 ]0 ?) Q9 L5 j$ v3 o: ?" r" ?; A, ?! _
1. 价格表可以记录市场价格,为市场价格研究提供了原始资料。
/ @' r1 }) H" B3 l. x) ]2. 价格表可以为市场定价,因为交易往往以最近的价格记录作为参考。0 p2 O( G, u/ t+ z, m8 |
3. 价格表可以为市场提供稳定性。当市场出现急剧起伏时,价格表起着稳定的作用,因为消费者对背离价格表的大幅涨价往往持谨慎态度,不会轻易出手。另一方面,如果市价低于价格表,消费者会认为有便宜货可捡而入市,对市场价格起支撑作用。5 e. k+ s4 @6 X- o/ p: h" `
4. 价格表能够增加消费者的信心。比如说消费者在和一位素不相识的币商交易时,如果有一份价格表在手,就能够判断币商的报价是否离谱。价格表作为独立的第三方资讯,不受当前交易双方的影响,提供了客观的定价尺度。. _9 O2 }9 W# R$ G+ }* t

+ A; ?' ]8 t$ M4 Y/ n- d4 ~1 x# v当然事情不会十全十美,即便在价格相当透明的美国钱币市场上,还是出现了对价格表灵活运用、甚至滥用的情况。2 E$ x) u# w, ]9 c* p

2 Z* O5 k2 r7 b/ h3 wBerman和Guth提到,如果一位消费者走进一家钱币商店,然后掏出“红书”翻看,币商马上就知道这是一位入市未深的菜鸟级币友,因为老手都是根据“灰表”或“蓝表”和币商讨价还价的,和在美国买车时用汽车批发价和车商砍价一样。因此买币时要带上“灰表”或“蓝表”作为参考,当然消费者自己的币识也要跟得上才行。' b$ j3 y, y  _5 A

3 `" F8 D* ]5 I# w- u价格表是根据币商间批发交易、拍卖会价格、私下交易和零售价格等各种来源制订的。比如说“灰表”和“蓝表”主要是依据币商间的交易平台Teletype上的出价和要价决定的,因此会受到不良币商的操纵。典型的情况是币商间对敲,哄抬价格表所记录的价格。另外还有一种情况是币商手上有一枚孤品,然后到Teletype上高价求购。等到价格表上记录了这一高价后再以此为依据推销手中的孤品。(这些手法听起来咋那样熟呢?)
' H& x! p% _- j- |. a: N. Z2 ?: A" I: I- ^5 X8 b
尽管出现了这些滥用价格表的情况,但瑕不掩瑜,价格表对美国币市发展的作用不可低估,值得中国钱币市场借鉴。有趣的是美国的个人、机构对中国现代金银币的价格表倒是很热心。美国猫王Peter Anthony每月出版他的中国现代金银币价格指导,称为Pricepedia (http://www.pandacollector.com/pricepedia.html)。另外两家评级公司NGC和PCGS也都定期提供中国现代金银币价格指导:9 W9 O# [. ^$ U7 a
/ D0 Y. ^7 j6 M0 [  ?# ?
http://www.ngccoin.com/priceguide/chinese-modern-coin-prices.aspx?ChineseCategoryID=1&subcat=Silver-Panda-coin-prices
: z: Z& j0 `3 phttp://www.pcgs.com/prices/China.aspx9 i. @; E1 [) a6 h9 e5 s
4 f3 N  t& Q$ G2 s2 I
至于国外这些价格表对国内交易实情的把握如何,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 Y; N- R0 P0 H* ]$ K( M
: T1 o" m- I& ]2 c
大收藏网欢迎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15-10-12 10:09 | 只看该作者
精华好贴。; u. M, H* P$ P* w4 K% y

3 W. j) f$ v6 u& h- g6 Q) c( d. H/ s8 H+ d谢谢“晓得艺术”的转帖,期待您更多的精品奉献。

3 z8 y: w1 W8 K4 T, B+ O* {
- V* S" b' |; g/ i9 H& r

点评

谢谢管理员。  发表于 2015-10-18 20:26
大收藏网欢迎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申请友链|Archiver|手机版|赏泉(原大中华大收藏网) ( 沪ICP备05041228号-3  

GMT+8, 2024-6-2 02:01 , Processed in 0.051278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